经常听到出版界的朋友在耳边“诉苦”,现在出版业不太好做,好书稿不好找,好书稿找到了不好发行。但奇怪的是,新书一年比一年多,出版人越来越多,出版公司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步增长的是,现在“问题书”也越来越多:侵权的、盗版的、冒名的、抄袭的、半真半假的,真真假假的,以假乱真的……
其实,这些现象在中国古代也比较常见。在汗牛充栋的中国古籍中,“问题书”,或者说“伪书”,占了很大的比重,即便是大家熟悉的《史记》也是一部问题书。《史记》现存130卷中,有一些就不是司马迁本人写的,而是后人作注、续写时有意无意“混”进去的,这些续作者在不同的动机驱使下,未标明自己所续所注,让后人难以看到《史记》的原貌。
据《史通》作者、唐人刘知几考证,司马迁去世后的百余年间,民间续写《史记》的多达18人,但现在后人能看到的,只有褚少孙所续标明是“褚先生曰”。《史记》篇目内容中,到底哪些是后人续作混进的,哪些是司马迁自己写的,至今也搞不清,成了一笔历史糊涂账,读者只能查阅时“跟着感觉走”。
认真追究起来,《史记》应该是最著名、影响最大的一部问题书。孟子就曾感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所以大发感叹,也许便有《尚书》存伪的原因。但无论孟子针对什么而言,道理只有一个不能盲目地迷信一本书,即便作者不错,后人也可能搞错。
(倪方六)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