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社科院专家:劳动力供给充分局面一去不复返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2月04日17:51
  中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春节刚过,往年节后河南各地农民工竞相外出的打工潮今年却显得冷冷清清。众多河南农村劳动力反映,权益得不到保障、企业薪酬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惠让河南农民不愿再背井离乡,要么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要么守着越来越有盼头的土地过日子。

  然而,此刻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从事中介行业的小徐却有点忙,很多企业已经在跟她预定年后的工人,仅仅小徐一人就已经收到了几百个用工订单:那么辛卯年的招工难是否将更上层楼?记者对话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

  记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春节前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这是否意味着招工难继续存在?会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吗?

  张翼:可以说2011年的招工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

  2009年我们国家的金融危机发生得比较剧烈,外围的市场尤其是欧洲的市场还没有恢复。这两年恢复得比较明显,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欧洲美国等都有所增长。2010年年底出现由于外面的订单大幅度增加,招工不足导致订单难以完成的现象就突出出来了。2010年年底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在2011年表现得更突出。沿海地区通货膨胀的问题比中西部更加严重,尤其是食品加工,还有住房住宿这方面的成本增长的要快。这使得农民工在东部地区挣得的工资拿回家的值比中西部地区拿回家的值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再加上每年春运期间的交通紧张、劳动成本的增加,都使得农民工到长距离流动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还有,今年食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激发。通过农业产业得到的收入与打工挣得的收入,尤其是种粮大户、养殖大户这些来说,他们的收入有可能增加。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得多。

  记者:依照这样的形势,招工难与用工荒并存的情况什么时候结束,您是否可以给我们列一个清晰的时间表?

  张翼:如果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端的纺织、皮鞋、木材加工这些产业的劳动技术水平不上来,企业升级的速度不赶快跟进的话,将来就没有时间像80、90年代好的劳动供给充分的局面,这个是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出口创汇的方式发展之路已经面临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了。这样不能寄希望于劳动供给而增加的收入,而要寄希望于通过产业结构的提高、通过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换代来通过对人为资源的开发,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只有这一条才是可选取的。否则的话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