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春运报道 > 2011年春运最新消息

铁路老职工春运记忆:列车上的故事无奇不有(图)

2011年02月05日06:18


  来源:济南日报

  ●2011年1月22日16点28分,哈尔滨—菏泽“绿皮车”驶离济南站,完成它最后一趟乘务

  ●济哈列车曾因大超员和设备落后给旅客带来不少困难,厕所封冻、粪水外溢情况经常发生,旅客有时下车取冰凌、积雪解渴

  ●江苏的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年糕以及山东的大枣、花生米、阿胶等通过列车乘务员的捎带分别流向济南和南京

  1月23日,首列济哈“中国红”列车开出济南站。2003年济哈列车大超员。

  (一)换装

  2011年1月23日7点30分,第一趟由济南客运段开行的菏泽—哈尔滨“中国红”迎来了首乘旅客。

  2011年1月22日16点28分,哈尔滨—菏泽“绿皮车”驶离济南站,完成它最后一趟乘务。

  在济南铁路局退休职工、年近七旬的鲁申看来,这趟列车由“绿皮车”到“中国红”的换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是全国铁路通往关东时间最早、运行时间最长、通车里程最远、原有设备最差的一趟“绿皮车”。目前济南铁路局62对旅客列车,还有10对“绿皮车”在运行中。

  从1953年12月济南开行沈阳北122/3次直客列车直到今天,济哈绿皮车在58年的风雪路上,有欢歌,有笑脸,有无奈,有苦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闯关东”日子里,山东老乡及其后代,凭借济哈铁路这一条通道奔向东北,闯出一片天地。随着家乡富庶和变化,几十年后山东老乡又带着喜悦,带着满足,携家带口地踏上这趟车,返乡过年。

  因为春运,半个世纪以来,这趟与他们出行息息相关的“绿皮车”,成为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一段往事。

  (二)尊严

  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名在这趟列车上有过短暂工作经历的老列车员,鲁申目睹了济哈列车因为大超员和设备落后,给旅客带来旅途困难:发生厕所封冻,粪水外溢,旅客下车取冰凌、积雪解渴,让不少旅客失去尊严。

  1975年冬季,一批工人调到济南列车段经短暂培训后成为列车员。鲁申是其中的一员,被分派到哈尔滨车队成为115/6次列车第一包乘组列车员。

  36年前的那身蓝色的确良路服,帽檐上闪亮的红星,胸前的路徽和臂章,手中一串叮当作响的电镀钥匙。这些都曾带给鲁申满足和激动。只有这身打扮,鲁申才觉得自己是一名真正的铁路工人。那年,他31岁。

  进入年关,由济宁开出的116次列车一路北上。车到沈阳气温已过零下28摄氏度,车窗的双层玻璃被一层层雪花覆盖、结冰。车厢的连接处,风雪无情地从缝隙中吹进来,连接板上结了厚厚的冰。不小心手触摸到铁器就会黏住。车门冻住打不开,铝制把手被拉断。更为严重的是,列车水箱上不去水,没有水喝。厕所无法冲洗,便池的粪便结冰后被牢牢冻住,粪尿流向车内……这种状态直到118次列车折返后,车进“关内”气温回升后才能慢慢缓解。

  在半个世纪的旅途中,济哈“绿皮车”在菏泽—哈尔滨3878公里的铁道线上,依然背负着大超员的困扰,跨五省越十市,日夜奔驰着。

  (三)生机

  后来,鲁申被抽调到南线车队的331/2次列车。这边与冰天雪地的北国有天壤之别,生活显然好了许多,一日三餐有鱼虾。列车一路向南去,过淮河,越长江,壮观的长江大桥,葱郁的田野,一派盎然生机。

  除了春运期间出现超员外,像济哈列车上那些骇人听闻的画面在这趟列车上已经绝迹。

  值得一提的是,列车乘务员可以借助“职务之便”捎带物品,当然,这在当时是政策许可的。捎带的物品,除了自行车外,还有蔬菜和副食品。那个时代还没有大棚种植,济南的冬天和春天只有大白菜和萝卜。然而南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菜场的蔬菜品种繁多,尤其是早春季节的春笋和蒜薹,在济南市场上根本没有。车到济南站退勤后,都有亲友前来接车才能回家。第二天就是忙着分发这些蒜薹。

  春节期间,311/2次列车更为繁忙:江苏的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年糕等,山东的大枣、花生米、阿胶等大量的副食品,通过这趟列车乘务员的捎带流向济南和南京。332次列车停靠在济南市郊的小站白马山车站的时候,来接收这些物品的亲属、朋友就已经在此等候了。

  (四)温情

  列车是个浓缩的社会,列车上的故事也无奇不有:妇女临产、遗弃儿童、违法犯罪、旅客突病……都需要列车乘务人员果断地作出反应。

  1997年的一天,311列车第三包乘组向济南方向开去,车过固镇时10号车厢发生骚动,列车长金红星闻讯跑去,发现一名女旅客临产,她站立着的下身已有鲜红的血流到了地面,小孩的头已经托在妈妈的手中。金车长马上通知广播找大夫,动员旅客献出红糖,从宿营车上拿来几个被单围成一个临时产房。大夫还没有赶到就被一个稍懂生产的列车员接下孩子。母子被抬到宿营车后护送到达济南。这时铁路医院的救护车已在站台等候。整个车上弥漫的全是温情,传递的都是友爱。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又一个元素,构成了列车员生活的全部。然而,静中有动,在简单的重复中,58年来,济哈列车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而每一次车次的变化,每一次运行时间的缩短,都显示着铁路客运的进步和发展。运行半个多世纪后,济哈列车终于脱下陈旧的“绿衣”,换上崭新的“中国红”。

  车皮由绿色到红色转变反映出的,是信息科技条件支撑下的交通大发展。而列车员酸甜苦辣的背后,则是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的奉献与打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百姓过年回家之路更加温暖、更有尊严。

  “绿皮车”是与铁路旅客列车车体色出现的“天空蓝”、“中国红”、“银灰白”,相对而言的一个名词。其实“绿”没有什么不好,可是这个“绿”搁在铁路上就是不好。“绿皮车”是铁路陈旧落后的象征。“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运列车的标型色彩。车皮为墨绿底色和黄色条线涂装,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绿皮车”在人们的旅途尤其是春运记忆中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