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评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不能回避的进步方向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1年02月11日05:11

  不能回避的进步方向

  □ 周稀银(江苏 媒体人)

  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2月10日新华网)

  提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恐怕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春节前的那则新闻:自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即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但直到8年后才因为该馆馆长楮树青在微博上的一句“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而被更多国人所了解。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是一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用以形容财产权对普通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可不知从何时起,公共服务机构也俨然将自己的管理职能当成了私产,各种障碍与不便,向被视为正常与应当。

  杭州图书馆能够对乞丐正常开放,主要原因是馆长楮树青的开明。当底层人进入图书馆的权利仅仅靠一个馆长的开明来维系,我们很难在社会层面上感到高兴。这样的开明变成国家行动,并且还不仅仅是提倡,还有制度保证,特别是经费保障,应该说是十分可贵的变化。

  然而,有必要提醒,这只是制度设计,具体怎么样还要看效果。任何事情都由人来完成,怎么样保证这些措施落实到位,怎么样让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当中,因此可能出现的一些麻烦怎么去应对,需要更加耐心、细致。从此前一些地方公共场馆开放的情况看,短期内会有人员拥挤的现象,秩序的维护、环境的维护都会成为问题,但不能视此为开放所带来的弊端,这些问题应该说有一个周期,只要足够认真地对待,纾解,是可以慢慢得到改善的。

  如果用木桶效应来印证一个城市的宜居和谐的话,那么普通人的基本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打破制度层面为普通民众设置的层层璧垒和厚厚坚冰,让人人均等地享受公共资源与服务,这是不能回避的进步方向。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