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南京整治酒后驾车 一半醉驾者竟是“有身份的”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1年02月17日07:58

  昨天下午,南京交警五大队前往南京拘留所对被治安拘留的醉酒驾驶人员进行安全再教育。记者随同探访发现,这些身陷囹圄的醉驾人员中,拥有高学历和相当地位的人士竟占一半以上。

  “那个是个研究生”。管教警察隔着铁栏杆指指一位戴眼镜的被拘留人员,他正坐在监房中,仰头观看拘留所播放的教育片,电视中正在播放监控探头拍下的最真实最惨烈的车祸第一现场。

  “元月17号被查处的,家人之间喝酒。其实我只喝了两三两,还休息了几个小时,可能是个人体质的原因,跟吃的食物也有关系。”1044号辩解说,他最初被拘留的感想是:“希望代驾能够健全一些,能够市场化、规范化。”

  “进来5天了,春节后才关的。”1044号轻声说,“关”字几乎低得听不到。“只要构成醉驾,一定会被拘留15天,拘留是一种最严厉的处罚,限制人身自由。”拘留所王宁山所长说,虽然1044号和其他人都是春节前被查处,但基于人性化执法的考虑,警方特意安排这些人节后到拘留所接受处罚。

  “有的学历比较高,节后处理的还有英国留学归来的,听说还是双学位,也有很多公司经理、单位负责人,身家几千万的都有。”王所长叹息说:“这样的精英人士占到一半以上,剩下的一部分是郊区郊县酒后开摩托车的。”

  警方相关人士分析说,拥有汽车的一般经济条件都比较好,相应需要大量饮酒的场合也比较多。被拘人员几乎都心存侥幸心理,自信地认为不会出事和被抓。“你们非常幸运,有人和你们一样被拘留了,不过是刑事拘留,还有人把命搭进去了。”交警王宏琪说:“如果事故大了,足以让一个人下半辈子生活发生根本改变,你们应当算算这笔成本。”

  “只有自己晓得,家人还不知道,我母亲血压比较高。”1032号低声说,被拘人员大多以出差等借口搪塞家人。“以后要有个自我约束,加强自控能力,长这么大,都没想过会来这里。酒驾害人害己,现在想想挺害怕。以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1044号绞着手,颇有些羞赧地说。 本报记者 陈月飞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