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女儿10岁还住男宿舍 农民工爸爸想将其寄养(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11年02月17日08:09
上图:该吃晚饭了,闫宏安把打卤面里的鸡蛋全部挑给女儿吃。下图:男职工宿舍里,10岁的女儿和父亲挤在一张床上。

  左下图:空闲的时候,青青就会跑到隔壁阿姨的房间看上一会儿动画片。右下图:几年前好心人送的电子琴,是青青缓解学习压力的唯一玩具。


  10岁大的女儿跟爸爸同睡一张床,一个宿舍内一起生活的还有几个老爷们儿……这种情形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但又是真实存在的:西安来青打工的闫宏安和妻子生下了女儿青青,妻子患脑癌不幸去世后,父女俩便相依为命。如今,闫宏安越来越愁:“女儿都十岁了 ,还跟着我住职工宿舍,屋子里都是男人,太不方便了。”为此,闫宏安忍痛做出一个决定——通过本报在岛城找一个好心的家庭寄养女儿,他会支付孩子的生活费。

  背景 女儿一岁时妻子患上脑癌

  2月16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沧口维客广场内一家面食店,闫宏安正忙着揉面。不久,一名小女孩来到了销售面食的柜台前。“这就是我的女儿,中午我不能回家,她就过来拿点饼吃。”闫宏安称。

  15分钟后,闫宏安忙完了手中的活,跟记者聊了起来。闫宏安今年已42岁,老家是西安的,14年前他来到青岛,2000年认识了从禹城来青打工的陈泉英,随后他两人做起了面食生意,一年后生下了女儿。“那时候,虽然累点 ,但一家三口在一起觉得很幸福。”闫宏安说,刚过了一年,妻子就诊断出患有脑癌。

  从那之后,闫宏安妻子时常住院治疗,到了女儿六岁那年,妻子就去世了 ,如今女儿已经10岁了 。

  “妻子给我留下的只有这个孩子,所以我得好好待她。”闫宏安介绍说,他跟妻子的感情很好,这个孩子是他全部的希望。妻子生病的这五年,闫宏安一共花了 16万元,他俩做生意赚的钱全部花光了 。闫宏安的面食店不但不挣钱,反而赔钱。“我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干活,实在忙不过来。”闫宏安称 ,妻子去世三个月后,他就把店关门了,重新开始打工。

  现状 10岁女儿和父亲睡一张床

  从那之后闫宏安便到处找工作,不管他在哪工作,都得带着女儿,从女儿一岁大就跟着他,到现在还是跟他在一张床上,而他在外边打工,住的是男职工宿舍,女儿跟着他睡,不仅他不方便,工友们也不方便,他给熟人打工时,虽然让他带着孩子,但是他知道,别人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他不想让别人为难,所以只好干一段时间就走。

  “从那以后,女儿就这么一直跟着我住宿舍。”说起这些,闫宏安眼圈红润起来。随后,记者来到了闫宏安的住处,进门之后记者看到,这是一套套三的房子,其中两个卧室里边放着几张上下铺的床,另外一间卧室则放着一个双人床。“这个有双人床的就是我们父女俩住的地方。”闫宏安介绍说,年前他在中韩一家馒头房打工,当时女儿就跟着他跟两个工友住在一间房子里,老板照顾他,给他们两个弄了张大床,四五天前他又来到了这里,这次老板还特意给他们安排了一间。

  “女儿越来越大了 ,这样总跟着我也不是办法。”闫宏安吸了口气说,以前女儿学习很好,每门课程都在90分以上,可这次考试成绩下降了,有两门80多分。“我工作经常换,孩子就得跟着换地方住,接触不同的人,这样对她肯定有影响,而且我打工的地方不是在崂山就是在沧口,孩子上学是在四方,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很长,孩子学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企盼 想找个爱心家庭寄养女儿

  这样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学习,她大了,身高都一米四了 ,跟一帮大老爷们儿住一块,很不方便。闫宏安说,他们现在住的就是宿舍,只不过那些工人还没回来,正月十五后他们就都来上班了。“你看这个屋里有四张床,那个屋里有三张床,平时都是住满的。”闫宏安领着记者到每个房间转了转,孩子都十岁了,跟一帮男的在一起不利于她的成长。“再说了 ,她马上就到青春期了。”闫宏安说,一想起这些他就犯愁,眼看着女儿就要开学了 ,他希望能有个好心家庭寄养孩子,他可以每个月支付孩子的生活费 ,这样孩子过得能好些。“我很心疼女儿,不舍得让她离开我,想出这样的办法我不负责任,可我实在是没办法啊。”闫宏安称,他对孩子的寄养家庭没啥要求,只要能对孩子好,方便孩子上学就行,这些年他没再找对象,就是怕后妈会对孩子不好。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孩子,可以拨打电话18660290538向本报反映,本报将联合妇联、民政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把关,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家庭来寄养。

  ■特写

  青青很懂事没有一点抱怨

  2月15日晚,记者来到闫宏安的职工宿舍里,在暂时属于这对父女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双人床、一张桌子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家具,屋子里的光线很暗。“那是因为窗子被被子挡着了 ,要是拿下来就好了。”闫宏安指着挂在窗子上的一床棉被说,窗子不太严,漏风,这样挡起来能暖和些。不过记者在屋里呆了一会觉得屋子里边有些阴冷。“不冷啊。”一旁的青青却称。

  “我们住的都是宿舍,这条件就算好了。”闫宏安称,他们住的地方没有取暖设施,不过他们有电褥子 ,不会觉得冷。“这个地方挺好的,地方大,上学也方便。”记者跟青青交流时,她没有一点的抱怨,而是对现状很满足,她说以前她跟两个叔叔住在一间房子里,现在一间房子里只有她跟爸爸,而且地方宽敞了很多。更让她高兴的是 ,她上学近了 。“在中韩的时候,那边修路,我得走二十分钟才有公交车,坐上公交车后还得40分钟才能到学校,现在上学顶多半个小时。”青青说。

  “我坐公交车爱睡觉,回家的时候经常坐过站。”青青说,早上上学的时候,怕耽误上学,不敢睡,但是下午放学回家就没关系了,所以她困了就在车上睡,经常睡过站就再坐回来,然后再自己走回家。

  不敢让同学到自己家玩

  “我平时在家除了看书就是写作业。”青青称,她的同学都住在学校附近,她住的这个地方没有同学,也没有认识的人。“有时候我也去别的同学家玩,可是同学一说到我家来玩,我就很难回答他们。”青青称,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学校的时候跟她玩的同学很少,只有两个同学跟她关系很好,有的时候同学会带她去家里玩,在年前,一个好朋友说要到她家来玩,当时青青也很高兴,于是她就跟父亲说了。“可爸爸说他们住的不是自己家,同学来了会吵闹,老板会不高兴的。”青青最后只能回绝了同学,说着她有些难过起来。

  由于平时没有人跟她玩,青青每天只能一个人在屋里转悠。早上父亲上班之后,青青随便吃点东西当早饭,吃完之后就看看书,学习累了就到隔壁看电视,到了中午再去父亲上班的地方拿点鸡蛋饼,回来就着咸菜吃。“我最喜欢过的就是晚上了 ,晚上爸爸会给我做饭,还能陪着我。”青青说。

  “我每次看到别的同学跟父母一起玩就很羡慕,要是妈妈还在就好了……”说到这,青青突然想起了妈妈,她流着泪说,别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放学的时候都有人接,可是她放学后只能一个人坐公家车回家,特别是周六周日的时候,别的同学有爸爸妈妈陪,她却没有。“我想妈妈……”

  “都是我让孩子受苦了 ,有时候我在外边干活干累了,回家朝她喊几声,她就会哭着想妈。”看到女儿哭了,闫宏安有些心酸。

  天冷趴在被窝里写作业

  跟一些工人住在宿舍里,青青平时怎么学习呢?“冬天我就趴在被窝里,夏天就会在桌子上。”说起这些的时候,青青并没有觉得自己生活环境艰苦,反而觉得很平常。她说,夏天的时候暖和,她就可以坐在床边上,趴在桌子上写,到了冬天屋里冷,她只能趴在被窝里写。“这个小台灯就是我专门写作业用的。”青青看了看桌子上放的台灯说,她打开电褥子 ,趴在被窝里,然后旁边再放个台灯,写作业的时候很舒服 。“这次的寒假作业我都是趴在被窝里写的。”

  “孩子这样写作业都把眼睛熬坏了,到现在我都没来得及给她配眼镜呢。”闫宏安说,之前女儿的视力挺好的,但是 2009年的时候,女儿说她在学校查视力了 ,眼睛一个1.2,一个1.3,到了去年两只眼睛变成了 0.7和 0.6,他知道这是因为平时孩子学习环境太差导致的,他觉得很对不起孩子。“我能看清黑板,我这是假性近视,能好的,不用配眼镜。”懂事的青青说。

  “孩子越懂事,我心里就越难受,她想要台电脑,都两年了现在我还没满足她。”闫宏安说,一是他挣的钱有限,再就是他们没有个家,甚至没有个固定的地方,一直在宿舍住,买了也没地方放。

  “我们老师有时候让查资料 ,别的同学都有电脑,他们很容易就查到了,但是我经常查不到,完不成作业。”青青说,同学家的钢琴也很大,她喜欢学钢琴,父亲曾给她交了一百块钱让她学过,但是她回到家,家里的电子琴太小了,她都找不准键了。

  “孩子的爱好很多,这个电子琴还是以前一个好心的叔叔送给她的。”闫宏安称,女儿还喜欢跳舞、游泳,这些他都没能满足女儿,现在他就想能多挣点钱,让女儿过上好日子。“我带着她不光找工作难,人家给我开的工钱也少,我以前带过一个徒弟,人家一个月能拿三四千,我现在平均还不到两千块钱。” 文/记者 韦丽丽 图/本报记者 张伟

(责任编辑:板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