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奶粉境外抢购、化妆品代购汹涌,这些非正常手段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主要手段。昨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税总局官员透露国税总局正在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让这些商品以正常途径进口,防止税收流失。
本报记者获悉,酝酿中的方案将对进口消费税进行重点调整,取消奶粉化妆品消费税,远期还将取消黄金珠宝首饰的消费税。此外,进口关税也有望进一步降低,消费税调整有望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
无独有偶。本报记者此前也从商务部了解到,鉴于近年来国民通过网上代购、个人出境等途径采购的金额相当可观,而这两年随着通货膨胀和食品安全担忧等因素加剧,国人出境购买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并呈日渐加剧之势,商务部认为,与其避开事实,不如降低部分国内产品关税,吸引消费向国内转回,增加内需。
同样货品境内外价格悬殊 毫无疑问的是,激增的境外消费幕后推手是同样货品境内外价格的悬殊过大。
以日本明治婴儿奶粉为例,该产品在我国海关进口后销售价格为258元,而其在网上代购价格约为每桶155元,此价格与国内奶粉价格相当接近。有消费者表示,若是从正常途径进口的奶粉,许多消费者则无力负担。
据了解,目前从海关正常渠道进口的奶粉税收有增值税和进口关税。如果来自最惠国,其税率为22%,如果是普通国家,如美国,则进口奶粉的税率是57%。加上在国内的物流成本、进场费等等,在中国的销售价格就会翻番甚至更多。
大陆消费者到香港代购、采购的热度可窥见一斑。近年一直到香港购物的广州市民黄小姐表示,随着大陆消费者将巨大的消费力集中投向香港后,香港即使在圣诞节这样的传统降价季的降价幅度都不大“商店根本不担忧卖不出去,大陆人将消费力集聚在一起,到了香港才爆发”。
鉴于此,有学者预计,到2012年,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将达到480亿元。
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20亿元。这些代购大部分并没有缴纳关税,进口环节税收最少也要10%以上,多的100%以上,所以这部分税收流失最少也有几十亿元。
此前,海关对个人入境携带价值超过5000元的物品开始征税。为此,深圳海关从去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检查力度,希望禁止这种“走私”行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对此表示,目前国内进口的某些商品如奶粉和化妆品以及数码产品明显价格过高,这增加了消费者在国内的购买成本,因此代购和境外购物才如此成风。总局目前观察到了这个现象,有必要进行缓解。“像奶粉和化妆品这类日常消耗比较多的商品消费量巨大十分典型。”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研究室主任赵萍也表示“我们的高税收把国外很普通的商品人为变成了"奢侈品",这是中国消费者的不幸。”她认为,降低进口税收,也算是改善民生。
关税不是进口商品价高的主要因素 林江表示,降低关税是长期过程。化妆品奶粉等只是第一步,之后再拓宽到其他消费领域。另外,由于预期降低,消费者更多会选择国内购买,这也缓解了海关稽查个人代购过境的行政成本。
事实上,降低关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必然的现象。据了解,我国在10年前加入W TO后,关税下降是大趋势。据统计,2010年 中 国 进 口 关 税 总 水 平 降 至9.8%,并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终消费品进口关税,并进一步实施进口便利化,进一步加强了海关通关、检验检疫、贸易融资等服务;扩大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等。
林江认为,降低产品进口环节关税对国家经济长期发展十分重要,但要分商品分阶段,国税总局此举的意图是抑制奢侈品,扩大内需。下调化妆品的消费税具有代表性,化妆品消费量大,下降税率之后让很多曾经是奢侈品的化妆品变成像普通商品一样供消费者选购,内需就扩大了。一是可以缓解目前的代购风潮,二是形成合理的政策预期,降低消费者境外购物代购期望。
记者了解到,同样的产品,甚至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比国外贵这种“合理现象”非常普遍。不过这其中,进口关税或许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记者了解到,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入世后关税是在逐年下降,但关税下降的实惠并没有真正到百姓手中。
我国著名WTO法律专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品终端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14.7%下调到今年的9.8%,下调了5个点的税率。中国的进口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他认为,国内目前很多产品价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国内消费市场本身的流通环节成本过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而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国内零售商已经习惯于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通路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
记者观察 降低关税将有助促进贸易平衡 我国著名财税专家、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桓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若国税总局降低部分商品的关税,对我国经济首当其冲的影响将是促进贸易平衡;其次是促进供需平衡,有利于缓解国内供求的不足,促进国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再次才是老百姓能够花相对少的钱买到高品质的产品。
上月结束的中美两国元首会谈提出,2015年双边贸易要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则希望,其中至少2000亿美元是美对华的出口贸易。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高达1831亿美元。今年一月,我国贸易顺差也达到64.5亿美元。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顺差压力巨大“入世”以来,我国顺差伴随外贸数据节节高升。2001年我国顺差在226万美元,2008年顺差达到最高点,达到2954.6亿美元。
巨额顺差令人民币汇率承压。如何进一步扩大进口,减少顺差,增加内需,不仅关系到减轻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压力,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创建内生型经济的需要。
刘桓表示,关税比例的制定是为贸易服务的,它是一种杠杆工具,降低关税,促进国民在国内进行消费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表示,2011年商务部会把持续扩大进口作为工作重点。他表示“作为外贸大国,客观分析贸易顺差结构,剖析顺差利益格局,把握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定位,才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争取更大利益。”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