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为“高薪蓝领”叫好需要有个前提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2月22日01:39
  孙智超

  即将毕业的小妹,来电汇报就业意向,表示不再“非公务员、事业单位不进”,而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去民企“开天辟地”。我很欣慰不贪图什么“铁饭碗”,给咱纳税人“减负”,这大学不白念。

  国人对“蓝领”和“白领”的划分一直存在误区,认为凡是大学生就不应从事各种“蓝领”行业,只能“坐办公室”,当“白领”,才对得起父母多年的投资。其实,在现实语境中,“蓝领”泛指一切工作于政策、技术低端的劳动者,包括一般的管理层,何况你只是坐办公室吹空调的小职员。

  当然,“蓝领”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但这并不是说,“蓝领”没有前途。相反,如果能将大学阶段培养的自学能力、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好好结合起来,不难成为“蓝领”中的“翘楚”,不仅收入高,还蛮有成就感。干啥不是干啊?其实在国外,“蓝领”收入高于“白领”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每年均有大量我们口中的“人才”从事“蓝领”职业,只要是自己兴趣所在。

  看到沈阳“高薪蓝领”的报道,我们确实应该叫好,因为我们正在回归劳动本真、职业本真。但能不能说我们就此进入了“高薪蓝领”时代呢?显然不能。在现代社会,我们评价劳动者待遇,务必要明白,这待遇是单位时间段内的待遇。可很多所谓高薪,其实是假高薪,都主要是用超长时间加班的收入平均起来的。如果把加班时间算进去,结果如何呢?我们必须明白,既然有法定工时,就要保证劳动者在法定工时的劳动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劳动价值相匹配。

  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在国外,不少木工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而熟练的制版师可以对设计师的方案指手画脚,各种职业都拥有自己的职业尊严,任谁也不敢小觑。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社会地位需要制度来实现保障。蓝领白领都处在平等中,从工作环境到社保环境,没人觉得“蓝领”是苦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民工荒的蔓延,“高薪蓝领”时代正走近。在这个趋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除了改变虚荣的就业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建立健全平等、覆盖全面的社保体系,改善改良落后、不以人为本的用工环境。这样,我相信我们的“人才”才愿意放下身段,投身“以能力而非身份为主导”的竞争中,做一名拥有高学历的“蓝领”技工。

  归根到底,白领也好蓝领也罢,只要能够自力更生,做喜欢的事,就是个有尊严、有选择的劳动者,就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