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2000辆接送车考验自主招生的公平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2月22日01:39
  刘楚汉

  一场不到3000人参加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竟然有近2000辆小车接送。2月19日,在“华约(清华联盟)”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考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的几个大停车场被占得严严实实。

  (2月20日《武汉晚报》)

  最近两天,“华约”“北约(北大联盟)”两大高校联盟的自主招生先后展开。相对于媒体对考试内容及其创新性的大幅报道和热烈讨论,这则新闻似乎更像个“花絮”,只令大多读者莞尔一笑。然而透过这则“花絮”,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考生分布,让我们无法再回避招生公平这个严肃的话题。

  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什么?很显然,是为了给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以更加灵活的考核内容和方式,更大化地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拔标准。虽然说,限于现实这种期待更多还是理想化的,但无疑,自主招生承载着教育招生改革的方向,承载着打破多年应试教育模式的梦想。3000名考生、2000辆小车接送的一幕,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够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者。换言之,未进考场,起点上的不公平已经初现端倪。

  对自主考生起点公平的争议,其实早已有之。从考试内容上来看,命题的宽泛不利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考生;而对综合素质的片面理解、对考生特长、爱好等方面的强调,也无形中更加有利于城里的孩子。另一方面,奔波于各地的面试,则让许多经济拮据的家庭望而兴叹。如果说,这种判断在此前更多是一种理论上的推论,然而三分之二考生小车接送的现实,无疑是个最好的论据。虽然说,有车在现在并不代表如何富裕,但至少,贫困学生的比例在自主招生的报名者中并没有得到对应的匹配。

  进一步来看,这种不公平表面上来看是属于这次招生考试的,实际上这考场又何尝不是整个教育的缩影?贫困家庭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受到损伤,当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越来越成为权贵子弟角逐的场所,更意味着这种受教育程度不平等间的代际传递还会继续加剧,意味着可能贫者愈贫而富者愈富。这是教育之耻,也是社会之耻。

  2000辆接送车的长龙,还让人想到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组门前常常有两个长队,一个是来举报的,一个是来公关的。那么,这长长的送考队伍中,有多少人在送考之外,还在进行或者试图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公关呢?当然,这只是臆测。但很显然,现实的社会现象,权贵人物的习惯性做派,让这种担心并不多余。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其实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招考学校身上而已希望它们也能如《焦点访谈》一样,抵制住种种压力。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