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希腊精神”号客轮班加西港接送中国公民目击记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2月26日21:16
  新华网“希腊精神”号2月25日电(记者梁业倩 刘洋)25日中午12时40分,“希腊精神”号缓缓驶向利比亚班加西港。由于连日来利比亚局势动荡,曾经繁忙的班加西港显得异常冷清。放眼望去,周围几乎没有船舶停靠,整个港口非常萧条。

  稍远处的集装箱码头也是如此,大吊车安安静静地停在港口,没有货船靠岸。

  岸边除了少数几个码头工作人员外,还有数千名中国同胞,他们有的穿着军大衣,有的提着行李,风尘仆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疲惫和焦虑。

  同胞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焦急地眺望着来救助他们的客轮。

  据了解,在班加西港等待登上“希腊精神”号客轮的中国同胞主要是中国交通部第四工程局的工人。由于组织完善,他们早上8时离开公司驻地,行车70多公里,9时30分左右抵达班加西港。他们仅在港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希腊精神”号就靠岸了。

  工友们介绍说,他们出门比较早,路上人不多,但刚抵达班加西港就遭到持枪歹徒威胁。为了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公司决定将员工乘坐的汽车交给持枪歹徒。除大货车外,其他的轿车和卡车都被歹徒抢走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希腊精神”号客轮上除了希腊船员外,只有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陈夏兴和中海希腊代理公司借调来协助救援的张辰珏两人是中国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这些中国工人在稳定的情绪下安全有序登上客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帮助中国工人尽快有序登上客轮,踏上回家之路,陈夏兴和张辰珏必须鉴别所有登船人的身份,同时还要让他们在整个航行途中直至下船都一直保持秩序。

  记者在“希腊精神”号上见到他们两位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一次从班加西港接人的任务。两人的声音都已沙哑,眼睛里也布满血丝。

  在登上客轮的近2000名中国工人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坐船,对船上的设施不了解。从安排他们登船、分配房间和座位到吃饭休息,陈夏兴和张辰珏都要多次向这些工人解释说明。

  这几天,陈夏兴和张辰珏几乎每天只能吃一次正餐,每天只能睡3至5个小时,因为他们不仅需要照顾工友,还需要向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随时报告船上的有关情况,接听来自国内、希腊各地的问询电话。

  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船上秩序井然。“希腊精神”号船长雅尼也对中国工人在船上的表现感到满意。

  由于班加西港风浪大,原定25日晚出发前往希腊克里特岛的“希腊精神”号以及随后赶到的“奥林匹克冠军”号不得不停在港口等待,预计这两艘客轮将在当地时间26日上午离港开往克里特岛。

  作者:梁业倩 刘洋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