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菲、卫敏丽
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民政部门承担的社区建设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社区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将更多的矛盾化解在基层?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民政部副部长姜力。
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问题就不会积累起来 记者:当前在社会管理创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姜力:随着城乡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社区在发挥服务作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挥桥梁作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发挥促进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日渐重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只有社区和谐了,全社会的和谐才能有基础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加快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城乡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在增多。特别是城乡社区因公共安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干群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多发态势。城乡社区是维护稳定的源头,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问题就不会积累起来。城乡社区保持了和谐稳定,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打牢了坚实基础。
10年筚路蓝缕 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格局正在形成 记者:目前我国在城乡社区管理上形成了怎样的体制和格局?
姜力:10年来,各地牢牢把握“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城乡社区建设总体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之路。特别是在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方面,成效值得总结,经验值得回顾。
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国8.7万个城市社区中,普遍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在协助政府、服务群众、开展居民自治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许多辖区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城市社区,还建立了社区服务站(社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的地方,普遍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负责人牵头的农村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和农村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建立,使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逐步消解,开放性和包容性日益增强,维护了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
社区服务新格局正朝覆盖城乡、体系健全方向迈进 记者:目前社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力量状况如何?
姜力: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万处,其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928个、社区服务站507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万个。针对农村社区服务设施薄弱、服务资源匮乏的现状,各地积极兴办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救助、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城乡社区覆盖。
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逐步壮大,逐步形成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城乡社区工作力量新格局。通过换届选举,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城乡居民走上社区工作岗位。一大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保障、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关怀、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已经达到28.9万个,每个社区至少有三支以上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注册的社区志愿者达到3100万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超过5000多万人次,服务小时数达1500万小时,社区志愿者已经成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和谐社区建设刚刚起步 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当前我们在城乡社区建设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姜力:我国的和谐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已经达到的和谐程度还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乡社区的服务资源依然严重短缺。城市中有50%以上的街道、社区缺乏服务场所,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基本还是空白,一些专项和综合性服务设施建设尚刚刚起步。同时,城乡社区在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上亟待丰富。
二是城乡社区居民自治功能不强,工作发展不平衡。居委会、村委会应付行政性工作过多,对居民群众的需求了解不多,自助互助活动开展得不够广泛。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全面性发展不足。城市居委会直接选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城乡社区的组织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还没有及时建立社区组织,使社会管理和服务难以到位。
四是城市社区建设体制机制不顺畅。社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投入不足、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资源整合不够,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
此外,还存在社区工作条件差、工作手段落后、工作人员待遇偏低,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同时,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体系 记者:民政部将如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
姜力:首先要健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一是要完善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抓好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二是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选齐配强农村村民小组长、城市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村(居)民代表,形成村(居)委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村(居)民小组、村落、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共青团、妇联、残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在社区的机构,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人口规模、管理幅度等因素,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特点、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民主权利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逐步理顺乡镇政府与农村社区组织的关系,完善以乡村治理机制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此外,还要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抓紧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壮大服务队伍、理顺服务机制,使城乡社区服务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良好对接,特别是要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和困难家庭提供相应的服务。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