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民间艺人评书口口相传写成小说 希望可出版拍摄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011年03月01日03:49
  年轻时,他是一位评书艺人,每天要讲两个小时的评书。现在,为了不让这些故事失传,他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两部武侠神话小说,共有120万字。昨日下午,78岁的张继祥老人穿上长衫,带着《玲珑带》和《大明奇侠》两本书,在自家小区院子里搭起桌子,给左邻右舍讲了一场评书。他说,他希望这两部小说能够出版,并拍成电视剧。

  爱评书 泡在茶馆里听人讲评书

  昨日下午2时,在长和路18号一小区内,身穿枣红色长袍、右手握着醒木的张继祥正在讲评书。在他一旁的椅子上,还放着两本作品,蓝色的封面印着书名《玲珑带》和《大明奇侠》。

  张继祥说,他只读过三年私塾,自小就喜欢听评书。15岁开始,他就泡在茶铺里,听人讲评书,后来还专门拜评书艺人罗国安为师。1981年,张继祥参加了金牛区评书艺人比赛,获得第一名。

  刚开始学艺时,老师罗国安每天口述半个小时的内容,都是口口相传的武侠神话故事。张继祥必须记住这些故事,还要进行加工和渲染。后来自己登台讲评书时,张继祥还要把这半个小时的内容扩展到两个小时。

  “《玲珑带》要讲5个多月,《大明奇侠》则是8个多月”。张继祥说,老师传授的故事大都是历代评书艺人口头创作的,没有文本,只能靠脑子记住。《玲珑带》和《大明奇侠》的故事都发生在明朝,综合了武侠和神话等元素,讲述除奸惩恶的故事。

  传文化 对着录音机讲评书

  从1991年开始,张继祥就不再讲评书了,而是做起了生意。后来,老师罗国安希望他能将自己所创作的评书段子整理成书,保留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老师和师兄弟相继去世,像《青城剑》《红衣女侠》《9美18侠》这些优秀的故事就失传了”。

  六年前,张继祥开始动笔,把自己讲的评书写出来,不让这些优秀的故事失传。张继祥说,他根据自己讲评书的内容,先将《玲珑带》和《大明奇侠》的故事写出来,再找人打印成册。后来,大女儿又买来录音机,张继祥就对着录音机讲评书,把故事录成磁带,两个故事一共用了200多盘磁带,“能装一大口袋了”。

  凭着记忆,张继祥将罗国安的两个评书段子加工整理出来,写成50多万字的《玲珑带》和70多万字的《大明奇侠》,前后修改了三次才定稿。“我每天晚上两三点才睡觉,想着如何写”,去年,两本书全部完稿。

  “这两本书独一无二,都是经过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张继祥说,这两本书已在省版权局完成了著作权的登记,目前他希望两本书都能够出版,并且被拍成电视剧。

  成都商报记者 梁凡 王雅林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