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东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 政绩不以GDP论英雄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3月02日08:48

  势在必行

  主要是要解决部分地区存在的开发无序、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部分乡镇财力薄弱等突出的矛盾与问题

  南方日报:2月底,省政府出台了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改革思路和改革举措,我省出台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发点是什么?

  刘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广东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开发无序,镇镇开发、村村点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二是镇干部主要精力用于跑项目、跑资金,忽略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三是一些乡镇财力还比较薄弱。

  新形势下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是促进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客观要求,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建设幸福广东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如此,省领导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2008年10月24日,汪洋书记到云浮市开展农村改革调研工作,明确要求云浮市要争当广东农村改革发展排头兵。云安县围绕云浮市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农村改革路子,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汪洋书记先后四次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云安县的做法并提出要总结推广。黄华华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对推广云安经验、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进行研究。为贯彻落实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重要批示指示精神,2月11日、12日,我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云安县进行调研,提出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关于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

  云安经验

  各镇的财政收入由县级统筹;不再对相对欠发达地区的GDP进行考核;将全县镇域划分为三类主体功能区

  南方日报:云安是我省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从您的调研来看,云安的改革有何成效及经验?

  刘昆:云安的改革实际上是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性的产品,它代表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有很多符合广东实际特别是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做法。

  比如说镇一级财政方面,我国的基本财政体制是从 国 家 到省、市、县、镇 都 有 财政,镇一级有一级财政,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的镇,不一定能产生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云安各镇的财政收入由县级来统筹,就可以保证各镇整个公共支出的需要。

  再比如我们以前要求经济的增长,但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不比工业,农业总产值的增速不可能太高,镇政府为了维持GDP的增速,就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抓工业经济增长。由于一些地方本身不具备这种发展的条件,GDP短期内有可能增加,但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造成很多政府的负债。云安不再对当地相对欠发达镇的GDP进行考核,这样就给他们一种解脱,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对老百姓的服务。

  在 云安还有一些探索 ,比如云安在改革过程中,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将八个镇分为三类主体功能区。该发展经济的发展经济,该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业,每一个镇都确定了主要发展的农业产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规模的效应。

  云安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我省提供了经验,也坚定了我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决心。

  特色在哪

  改革重点是促使乡镇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强镇扩权;建立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实行财政激励政策

  南方日报:根据《关于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我省接下来将在哪些方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刘昆:根据《关于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如下几方面推进:

  一是推进县域主体功能建设。要明确主体功能区划,统筹县域经济发展;明晰乡镇和村级功能职责,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机制,促使乡镇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进一步深化富县强镇事权改革。要科学设置乡镇管理机构,提升乡镇服务效能;实施强镇扩权,提升乡镇施政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乡镇促进农民增收能力。

  三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健全财力保障体制。生态发展镇政府正常运作经费由县财政全额保障、市级财政定额支持、省级财政以奖代补。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

  四是实行财政激励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机制。各市、县要尽快研究制订实施意见和方案,对于今年6月底前上报省核准、市备案的,每个县省财政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奖励。

  初步打算,我们准备2011年进行试点,2012年全面铺开,2013年初见成效,2014年巩固完善,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立起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体制机制。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范围

  本轮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在山区县推进

  南方日报:《关于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县(市)要坚持一把手挂帅。这次改革为何要坚持这个原则?此外,《意见》所讲的“山区县”包括哪些县?

  刘昆:这次农村综合改革涉及面较广,既涉及到财政投入,又涉及到政绩考核;既涉及到全县规划布局,又涉及到乡镇机构改革。此项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必须坚持一把手挂帅,建立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制度。

  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意见,这次农村综合改革的范围主要在珠三角9个市以外的山区县推进,全省50个山区县(市),列入农村综合改革范围的山区县有41个县(市)。

  南方日报记者 陈清浩

  《南方》杂志记者 肖国军 戎明迈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