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 柴燕菲)温家宝总理日前与网民交流时有关“幸福”的表述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引发了“两会”代表委员们对“养老”问题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今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当在养老问题上引入“社会化管理”,着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接近3200万人。未来五年,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将集中进入60岁。“空巢家庭”发生的悲剧不时见诸报端,这样的事件一次次警醒人们,“养老”已不光是家庭成员的独立责任,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两个年轻人要照顾4个老人,体力、精力、财力难以长期支撑,传统的靠家庭照顾老人的办法难以持续。”全国人大代表程惠芳告诉记者,政府应加大社区老人服务设施和老人服务中心的投入,工作经费由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因为独生子女的政策是国策,国家和政府要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服务承担一定责任。
在具体的操作环节,程惠芳和赵林中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名词:社会化管理。他们解释说,社会化管理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公办养老机构形成有针对性的保障性福利机构,主力解决"三无"老人、贫困老人等弱势人群的养老需要。民营养老机构则可以针对普通群众制定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从中端、高端上来发展。”赵林中建议,政府要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常德传与赵林中的设想不谋而合,他称其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中国正在经历传统"居家养老"到具有社会化性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转变。家庭依然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此同时,社会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
“让人们在谈到养老时不会有"老无所依"的顾虑,人们生活就能够安心。”对于温家宝总理的“幸福”表述,全国政协委员孙贵宝感触颇深。“这说到底就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国家在"十二五"时期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