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慎建小南海水电站的提案 惊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于2010年11月通过了重庆市关于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的申请,将这一保护区的范围从33174.2公顷减少到31713.8公顷。调出保护区的水域长度22.50km;并将部分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长度73.30km。
据了解,此次重庆市是以该保护区限制了重庆市未来城市发展,包括小南海电站和港口建设为理由申请调整。此次调整的22公里江段看似有限,但由于保护区的调整和计划中的小南海水电站建设相关,其对保护区的影响将是严重的和难以逆转的。
调整方案显示,此次调整恰好将计划中的小南海电站的坝址从保护区划出,这就已足以为小南海水电站的修建让路。而小南海水电站一旦建成,其水库回水所影响的范围将接近80公里。失去这80公里的自然河段,将使得这一区段内产漂流性卵的鱼类无法完成繁殖过程,极大阻隔区段内鱼类与三峡库区鱼类的交流,也将使适应于激流环境的特有鱼类消失殆尽。
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曾在他的学术报告中强调,“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段,即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和三峡水库的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必须经过这里上上下下的通道,我们称之为"生态通道"”。他指出,这段生态通道是“关系到上游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应当在这里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这样的自然生态通道。是人工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
目前的紧迫现状是:若是保护区边界作出让步,小南海水电站得以修建,必将阻断白鲟、达氏鲟、胭脂鱼以及圆口铜鱼等濒危物种及长江特有鱼类的生殖洄游通道和索饵洄游通道,使许多珍稀特有鱼类难以完成自然循环而很快灭绝。由此可知,小南海水电开发不符合环境保护的国策,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况且,小南海水电站设计年平均发电量仅88.35亿度,仅仅是与其相邻的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和三峡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的3%。同时,小南海水电站的单位千瓦投资规模,却是这几个相邻电站的2-4倍。可见,这样一个生态影响巨大的水电站,既没有重要的能源战略意义,更没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如果批准为建设小南海水电站而调整保护区,将严重损害中国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非常担心这次调整会引发这一保护区涉及的四川、贵州、云南省,也提出类似的要求,将导致这一保护区的彻底解体。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主持此次评审会议时说:“要严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防止不合理的调整对保护区的功能造成损害。”小南海保护区的调整,恰恰会对保护区的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属于不合理的调整。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中国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然而,长江上游大规模、高密度的梯级水坝建设正在阻断许多珍稀、特有鱼类的洄游通道,毁灭其赖以生存的流水生境。在此背景下,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保护区,是河流资源开发重压下的鱼类保存最主要和最后的庇护所,也是平衡开发与保护的最后底线。
我们强烈呼吁决策机构慎重对待“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的调整,避免小南海水坝一旦修建,将对长江上游鱼类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害。为此,我们恳切建议如下:
1.严格依法保全长江干流唯一的国家级鱼类保护区,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
2.向社会公布“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调整的目的和依据。
3.研讨部分专家学者和环保组织提出的替代方案,即通过三峡公司正在开发的溪洛渡、向家坝等四座巨型水电站协助重庆市解决供电、防洪以及防止三峡库尾淤积等功能。
4.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调整召开听证会,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之后再行决策,以免酿成难以挽回的生态后果。
5.全面评估长江上游干支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坚决遏制过度开发,确保中国最重要水源地的生态安全。
提案人:张抗抗
2011年2月
(责任编辑:UN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