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岳德亮、黄深钢)“只有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时说,要切实补长发展中的“短板”,尤其要让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增收,在全省坚决消除绝对贫困,使最广大人民更好地共享小康生活。
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以富庶闻名全国。2004年,继广东、山东、江苏之后,浙江省已成为我国第四个经济总量跃过“万亿元”大关的省份。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8%。
但是,在如此骄人的成绩背后,浙江省也有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泰顺、文成、开化、庆元、景宁、松阳等6个重点欠发达县,全面小康实现度明显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急需“扶一把、送一程”。吕祖善说,这6个县经济发展最滞后,土地面积约为全省的10%,人口接近全省的4%,但生产总值不到全省的1%。而且,地理位置最偏远,6个县均处于浙西南山区,区域内群山阻隔、交通不便,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要素瓶颈制约突出。
在此背景下,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都始终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尤其是近些年来,财政转移、生态补偿、山海协作、异地搬迁、结对帮扶等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浙江省级财政对26个欠发达县以及4个海岛县的转移支付累计达1135亿元,年均增长28.6%。实行对欠发达县“普惠”支持和对特殊困难区域“特惠”支持相结合的多层次扶持方式。
吕祖善说,经过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取得了很大成效,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民生状况显著改善。2005-2010年,欠发达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欠发达地区仍然是浙江省最困难的地区,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一些绝对量的指标差距还在扩大。”吕祖善认为,现在,贫困最突出的在农民,落后最突出的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也落后在农村,而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薄弱环节。因此,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在欠发达地区,关键也是欠发达地区。其中,“重点欠发达县更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如何尽快弥补这一短板?吕祖善认为,应重点推进几方面:一是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促进低收入群众的增收,组织实施低保扩面提标工程,把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切实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二是着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中心镇与中心村培育、农民下山脱贫等为抓手,通过加强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增强发展的均衡性。三是着力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功能,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深化山海协作等,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据了解,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2011年起至2013年,省财政每年专项筹措23亿元,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重点欠发达县和贫困集中区域给予特别扶持。省级对欠发达地区的相关扶持资金要在“十一五”基础上,做到总量增加、比重提高。
(责任编辑:UN017)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