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7日讯记者刘百军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福建省泉州市主委、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本次会议期间拟领衔提交议案,建议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在提高现行免征额至3000元的同时,按照“少级次、宽级距、低税率”的模式,调整简化累进税率级距和级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薪所得项目的税率结构。
“提高免征额更多的是关注解决实际负担较重的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费用税前扣除不足问题,旨在体现以民为本的惠民理念。但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只是个人所得税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戴仲川说。
戴仲川认为,税率是税制的核心要素,个人所得税改革,始终离不开税率这个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修改税率是使个人所得税法真正发挥收入调节杠杆的最佳选择。
“工薪所得税率要体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应实行"少级次、宽级距、低税率"的累进税率模式,修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税率的设计要体现对中低收入者的照顾,对高收入者的调节,调节的重点应该放在高、低收入之间,同时保护中等收入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消费能力,税率设计的具体数额和幅度,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准确把握工薪所得税收入结构的基础,测算确定不同收入阶层的分布情况、负担能力等予以确定其所适用的相应税率。可将国家统计局确定的高收入家庭的数额作为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划分不同的级距,将原来的9级税率档次减少为5级,合并现有的级距,扩大低收入档次的级距。而较高收入档次的可以采用高税率,从而使得个人所得税既能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又能在对中低收入层不过多差别对待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其调节作用,降低征管成本。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戴仲川表示。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