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 > 2011年全国两会提案议案

政协委员:撤销外来人员子女入读公校门槛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11年03月09日01:30
两名小朋友坐在档口对面,看着人来人往。这个藏身闹市的天河村,聚集着不少经营小本生意的外来人员。而周边公办学校收费昂贵,如何让自己的小孩入读这些公校,成为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烦恼
    两名小朋友坐在档口对面,看着人来人往。这个藏身闹市的天河村,聚集着不少经营小本生意的外来人员。而周边公办学校收费昂贵,如何让自己的小孩入读这些公校,成为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烦恼

  “撤销外来人员子女入读公校门槛”

  广州虽已出台外来工子女在穗读书指导意见,但入读条件较高,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建议——

  “何时才能让外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都对此进行呼吁。记者调查发现,广州虽然早在去年就出台了具体的方案接纳外来人员的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但因数量庞大、财力有限等原因,设定的入读门槛都很高,只有少数外来人员能达到。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董事长彭磷基在全国两会提交提案,建议撤销对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设立的“门槛”。

  广州尝试外来儿童“有条件”入读公校

  方案出台一年,多个区迟迟未落实

  早在几年前,自中央到地方都有发文,提出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由于外来人员子女基数日益庞大,全面妥善安排他们入读公办学校并非易事。

  广州市在酝酿了逾3年之后,直到去年,市政府六部门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人员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优秀外来人员入户条件、评选方式等有明确意见。对一般农民工子女申请义务教育设定门槛为“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有固定住址、固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来穗务工农民,可为其6~15周岁、有学习能力的同住子女,申请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 再有就是,对于方案实施的人力物力保障均有明确的指导。

  方案还要求把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本区(县级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规划与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确保足够学位落实该项政策。

  番禺首尝“螃蟹”但符合条件者少

  虽然已经有了全市范围的纲领性文件,然而,由于义务教育是属于各区(县)负责,所以,具体的操作细则下放到各区制定。据了解,由于去年全市方案颁布时已是2月份,各区已来不及重新调整本地政策,全市仅有番禺区率先推出了自己的积分政策。为此,去年招生阶段享受政策并入读公校的外来学生并不多。

  记者了解到,去年,在番禺区腾出的3500个名额中,最终有条件获得公办学位的仅有383人。越秀区最终有60名外来工子女能进入公校,在黄埔区仅有3~4人。

  多个区至今未出台落实细则

  今年,不少外来人员寄望今年各区可以有招生细则出炉,推进外来人员入读公校的进程。然而,记者了解到,时至今年3月,距离全市方案出台已有一年,但是多个区细则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者调查发现,根据市属文件,各区均开始摸查辖区内外来适龄儿童的数量,并制定本区的细则。在方案出台半年后,除了番禺区率先推出了“积分制”,其他区有的已制定出细则但一直没有公开;有的出台征求意见稿;有的则还在制定中。

  在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海珠区,有关负责人称,去年初就联合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部门着手摸查外来人员信息。目前已初步草拟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海珠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工作方案。而另一个外来人口集中地——黄埔区,同样已出台《讨论意见稿》,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 外来人口只有六七百人的越秀区,去年已联合区内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出台了本区细则,且细则在区常务会议上已经得到批复,但始终未对外发布。

  方案为何难实施?

  人数很多:广东外来工子女占全国1/3

  《意见》出台本是件好事,但为何落实到各区的《细则》就会“难产”?日前,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广东是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数最大的一个省,目前有313万人,数量是全国的1/3,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义务教育学生数之和。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员子女,已经给流入城市造成了巨大负担。”

  在每6个外地生只有1人读公办学校的广州市天河区,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卢琳坦诚,虽然有了全市方案,但是短期内仍很难推进。“天河区的公办学校需要大量扩容,招生人数也将大大增加,如果在短期内完成的话,也将影响到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人提出让政府多建公校来破解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之困,然而,虽然去年省财政投入60亿元资金,但广东每年外来人员子女数都在猛增,2009年是279万,到2010年是313万,意味着一年就增加44万人。要一年建很多公办学校,无论如何都来不及。”

  财力很缺:拨60亿扶持也是杯水车薪

  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离不开一个“钱”字。为了解决问题,广东已拨款60亿元。而为了给《意见》落实经济保障,广州市政府拨款5000万元,其余由区来承担。然而,由于人数庞大,所需要的资金无疑也是“天文数字”,这点资金,仍然是杯水车薪。

  每年要建200所学校才够

  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让外来人员子女都享受义务教育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袁征曾作过一项调研,从2005年到2010年,如果广州的公立学校逐步接纳所有非本地户籍适龄少年儿童,全市的初中和小学总学位数将达到约160万个。全部纳入公立学校就读的话,比2005年的101万个学位要新增约65万个学位。“这意味着,在这五年中平均每年要增加13万个学位、教师年均增加6000人;按平均每所初中容纳1000人、小学容纳620人计算,需平均每年新建初中22所,小学175所;每年需追加当年新增公立学校投入的经费24亿多元,五年共累计追加财政投入约123亿元。

  而2006至2010年广州市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合计约为491亿元。扣除预算中公立初中、小学的需要,实际五年合计新增经费约为51亿元。很显然,这绝对不足以支持公立学校一次性接纳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或分五年逐步接纳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不收不符合政策,收了政府又钱不够。”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员李伟成说。按照义务教育拨款,政府需要给学生拨款。光是按照“一费制”的支出来算,义务教育期间每个学生学杂费支出就达上千元。而这个“人头费”还不包括其他费用,如书本费、师资费、硬件费等等,这些费用是“人头费”的五倍都不止,义务教育阶段有100多万学生,这样算下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政府难以承担。

  扶持民校也要大量资金

  除了扩容公办需要大量财力保障之外,扶持民办学校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少民办学校都希望得到政府“扶持”。

  无论是扩大公办学校招生比例还是扶持民办学校,财力保障依然吃力。然而,来自教育部门的一位政协委员告诉记者,他在今年两会前已调查过,广州市去年的教育经费的增长几乎为零,而且把一些其他投入,也算在教育经费头上。 本地教育经费都没有增长,还如何顾及外来人员子女呢?

  门槛很高:多数人达不到入读公校条件

  由于人员众多、经费有限,各级政府不得不采用“提高门槛”的办法,这也限制了外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

  以优秀外来人员入户条件为例,要获本市职业技能竞赛前6名,并获得“市技术能手”称号;要在本市企业连续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年的;要持有国家专业管理部门颁发的专利、发明或专有技术成果证书等。这些门槛都让不少外来人员望公兴叹。

  再以农民工子女申请义务教育为例,说是凡是居住半年以上,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来源的都有资格可申请。然而,这只是资格线,外来人员还需要提供许多证明。海珠区康乐小学副校长刘建敏说,政策的限制条件太多,要有多年连续购买社保,计划生育不能违规,还要有居住证等等……这种种外加条件已经给外来人员的孩子上“公校”砌起一堵高墙。刘建敏说,他们曾经做过调查,申报入户的非户籍人员很多,但总有一两项因条件达不到而被迫放弃。像之前提到的番禺区,尽管去年率先实施外来人员积分制度。该区特意腾出了3500个学位,然而最终入读公校的外来人员子女仅有300多人。很多人都因为缺乏相关证件和证明而被“刷”掉的。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董事长彭磷基:撤销外来工子女入学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董事长彭磷基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称,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这支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大军进入了城镇中的各行各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新城市人”,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许多生活难题,如子女的读书难问题。这也成为我国新的社会问题。

  彭磷基说,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原因,也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个别基层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表面上是落实了,实则设置了一道道“高门槛”。高门槛使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无法享受教育的公平,最终只能进入民办学校、甚至是未获资质的民办学校学习。

  为此,彭磷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尽快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建议平等对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撤销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所设立的“门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解决后顾之忧才能稳定外来人员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从哪里来的外来人员,也不管他们是农民工还是企业的白领人士,他们只要在广东参加工作,都会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各级政府都应当帮他们解决问题。可以说,他们这些户籍不在广东的人员,子女读书问题是他们的后顾之忧。而如果孩子放在老家,不在父母身边,对他们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林曙光说,医院里接到留守少儿出现心理危机的个案并不少见。由于缺少亲情关爱,孩子心里会产生自卑,久而久之,会出现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能解决这个教育后顾之忧,对稳定外来工有好处。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支持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据新华社电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8日表示,2011年,在促进增收方面,财政部门将继续支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鼓励创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做好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涉农补贴规模,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政扶贫开发投入。

  而在努力减负方面,戴柏华指出,要减轻低收入者教育负担。启动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李楠楠 薛冰 朱小勇 黄艳 张玉琴 孙婷婷(除署名外)实习生 梁嘉慧 林梦建 潘瑞雄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李楠楠

(责任编辑:UN005)

微博推荐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观察:“顶层设计”不只为顶层设计

两会观察

[提要]更重要的问题是,“顶层设计”如何从一个政治新名词变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行动,如何转化为基层动力。[详细]

两会素描:请委员回去后心无旁骛抓落实

[提要]]贾庆林:各位委员!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心无旁骛抓落实,同心协力开新局。[详细]

两会调查:新兴相亲方式仅1成人认可

两会调查

[提要]调当前新兴的电视、网络征婚及闪婚、隐婚等方式,公众认可度还不高;选对象时,人们首看人品,其次看职业…[详细]

数字之道:中国式节能减排大考

[提要]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经济模式透支了过多的社会资源,节能减排谈何容易。[详细]

两会独家:我的五年之范美忠

金晶

[提要]范美忠,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因“5-12”地震时先于学生跑出教室而经历了一场道德大审判,得名“范跑跑”…[详细]

五年金句:农妇、山泉、有点田

[提要]原本是一句广告词,后被改变并被理解成为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从此广为流传起来。[详细]

每日简报:代表委员瞻仰毛主席遗容

每日简报

[提要]赵富栋表示,两会该安排代表委员瞻仰毛主席遗容。[详细]

微博关注【更多

手机两会 手机两会

手机两会

[提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会期10天,全国人大会议5日开幕;今年个税改革将开启中国未来五年收入分配改革大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