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市场调控其实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税收、土地、资金,其实说实话,我们都认为,住建部可能更多的作用是在于监管和信息中枢的作用,请齐部长从住建部本身的职能来谈一下,结合一下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房地产调控要加强长效机制的建立这一块来谈一下,下一步住建部应该如何作为。第二,刚才您提到,住建部已经在构建一些制度、政策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公共租赁房建设当中,请您具体谈一下这个政策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谢谢。
[齐骥]:涉及到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在去年国务院下发的一些市场调控的文件,也包括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号文件当中,对加强市场调控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最近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我们也就如何贯彻落实和监督今年国办1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的职责、任务,做了一些部门分工的建议。
我想,从市场调控总的看,第一,要缓解住房的供需矛盾。在缓解供需矛盾当中,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二是在需求当中剔除那些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使得增加的住房供应的这部分,能够绝大部分去满足合理的需求,这是我们在调控当中要努力做到的。
对于增加供应来讲,我在这儿给大家报一下,2010年全国新开工建设商品住房将近13亿平方米,这是一个大家应该关注的数字,在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最近几年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加大了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工。目前全国在建的商品住房,包括前年甚至更早一些开工建设的商品住房,我这里面有一个数字,2010年全国商品住房施工面积超过了30亿平方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去年大家认为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爆的情况下,全国销售了9亿多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去年开工了13亿,在建的有30多亿,所以我们乐于见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住房推向市场,从增加供给的方面来缓解供需矛盾。
第二,关于需求的问题。最近几年,需求持续走高,我们分析下来,这里不乏有一些从目前的情况看是属于不合理的需求。有的购房者买到房子是为了解决自己无房住的问题,有的购房者买了房子是为了改善他目前住房条件很困难的情况,大家经济条件好了一些,有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这种强烈愿望,所以他买房子是为了改善自己的需求。但是还有不少买房人,既不是为了解决他当前无处可住,也不是为了改善他的住房条件,可能这里面有的是考虑到通胀预期,为了增值保值,使自己的财富不缩水,还有的是想通过房地产的交易来得到一些利润,这是当前一些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所以我们目前调控的重点就是要把这些不是当下马上需要居住来购买房子的这部分消费者往后排一排。国办今年1号文件当中规定,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限制本地居民什么样条件、外地居民什么样条件的购房,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在这儿。眼下,短时间内,我们的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提出让暂时有限的供给去提供给那些最需要居住来购房的消费者。我想,这是我们当前调控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刚才这位记者问我,你们建设部的职能是什么,我想我们最大的职能是做好这方面的宏观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一些政策的调整,使得房地产市场当中这种长期存在的供求紧张的局面能够得到缓解,然后使得我们更多的住房能够分配、销售到最需要居住和改善住房条件的消费者的家庭。细节我就不谈了,但是总体上我们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市场的监测、市场的分析、政策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对于稳定房价工作不力、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不完成、影响了社会稳定的地方,根据国务院要求,我们会同监察部等部门对这些地方的负责同志进行巡查、约谈,甚至问责。
刚才你问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正好借着你这个问题,我补充一下刚才第一个问题我没有说全的,也是个重要的信息,希望通报给大家。就是在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当中,除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外,还要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60多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近220万套。
我刚才讲,各级政府要拿出5000多亿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当然也包括对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建设近22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去年各地共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0多万套,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用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和一些内地大城市。今年近220万套的公共租赁住房,仍然是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外来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
建设220多万套公共租赁住房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今后我们住房保障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责无旁贷,要提供建设条件。比如说土地,原则上,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像廉租住房一样,由政府无偿划拨。但是政府光划拨土地还不足以建设这么大量的公共租赁住房,因此我们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主要可以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由政府出地、政府投资、政府管理。像建设廉租住房一样,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由政府融资建设。
我刚才讲过,我们有融资平台,我们要列入财政预算,我们要提取土地出让净收益。我再补充一个,今年中央代地方发行的2000亿元的国债当中,地方要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第二种模式,政府可以划拨土地,吸引社会机构来参与建设,就形成了政府出地,企业出钱,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来建设一大批公共租赁住房。特别是在一些用工比较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一些用工比较集中的大企业,用了成千上万的职工。
我们想,这些企业可以采用我刚才说的第二种方式,由政府划拨土地,由企业出资建设,首先满足自己企业职工公租房的需求,同时也要不断向社会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这里面有个算账问题,日后我们再细细地研究,眼下最要紧的是把这些公租房建设起来。
第三种模式,有些地方正在准备做这方面的尝试,当然这是一种探索,就是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这部分土地是定了性的土地,它的用途就是建公共租赁住房。让各类企业,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从事其他行业但是用工比较集中的企业,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由他们通过市场方式取得这些土地,然后自己去建设公租房,并拥有这部分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是由政府来核定以后,给予许可。
当然,投资方式不同,建起来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成本不一样,因此就可能有个租金上的差异。我们想,不论是哪一种投资方式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政府都要干预或者说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制定。对于由企业来投资,包括购地和建设的,企业为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这类公共租赁住房有可能以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于等同于市场价格,向公共租赁住房的对象来提供。
但是政府对租用公共租赁住房对象当中的支付能力不足的个体或者家庭,应该提供必要的租金补贴,也可能是用人单位来提供这样的补贴。这样的话,就使得不论住在什么样的公共租赁住房当中,保障对象的租金负担大致相当。
涉及到社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我们想,更多的优惠政策将会体现在税费减免,融资成本如何通过贴息或者专项贷款的方式来减轻。我们想,通过多种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的主导下,公共租赁住房今年建近220万套,明年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几年下来,使得城镇中等偏下或者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通过这样一个保障形式,能够得到大大的改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