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在这块仅占全国1%多的土地上,不断创造和演绎着经济发展的奇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幸福江苏”等话题进行了解读。
三次转型变“江苏制造”为“江苏创造”
记者:回顾“十一五”,江苏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罗志军:与全国一样,“十一五”是江苏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
五年来,江苏省经济年均增长13%以上。2010年G D P达到40903亿元,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二,人均G D P约合77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为此,江苏确立了怎样的目标与战略?
罗志军:“十二五”是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战略。为此我们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江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年均增长10%左右、居民收入实现七年倍增等核心指标。
记者:近年来,江苏在经济转型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能否概括一下江苏经济转型的特点?
罗志军:“十一五”期间,江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突出亮点,去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两万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3%。
可以说,江苏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经济转型史。纵观江苏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次转型”:第一次是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型;第二次是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型。眼下,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就是由低到高、由大到强,核心标志就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变“江苏制造”为“江苏创造”。
相比GDP更看重百姓腰包鼓了多少
记者:回顾“十一五”,您感到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罗志军:过去的五年,G D P、财政收入等指标的确让我很欣慰。但相比G D P,我更看重的是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多少。人民生活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就是让我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2944元和9118元,比“十五”末增长84%和70%;五年新增就业5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5%以内;全省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率在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最低水平,社会治安综合绩效考核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记者:经济强省,民生先行。近年来江苏一直强调“富民强省”,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中提升民生幸福,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您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在改善民生上还有何新举措?
罗志军: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经济不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而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是发展不充分带来的。因此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着力打牢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力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民生困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是一对矛盾,居民收入增加和G D P增长也不是对立的,都是相辅相成的。
“十二五”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重点从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功夫,像安排经济工作一样安排民生工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譬如积极启动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这个倍增计划,倒是很新鲜,请详细为我们阐述一下。
罗志军:“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是我们作为改善民生的最主要工作目标提出来的,即从2011年开始,用七年时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根据测算,实现这一目标年均增速必须保持在10%以上。这是按照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标准核算出来的,而且这个“倍增”是指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外的“倍增”。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自主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强政府扶持,增加转移性收入等工作。
记者:对贫困地区来说,“倍增计划”实施起来可能较为困难,譬如宿迁市的西南岗地区。对这些地区,省里有没有特别考虑?
罗志军:对我们来说,实现“倍增计划”,最大的考验就在于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和南北区域差距,这也是当前改善民生最重要的一个关切点和难点。江苏苏北要比苏南相对落后一些,但他们现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因为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大力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苏北的帮扶力度,实施了包括资金、项目、人才等在内的转移政策,这五年多已经有上万个项目、几千亿资金转移过去。如今,苏北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增幅都超过了全省和苏南平均水平,苏北占全省经济的总量在逐步提升,南北差距在缩小。
当然,南北差距仍然存在,需要继续扶持。一方面我们原有的支持苏北的政策不但要坚决执行,还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加大对苏北倾斜力度。
对政府而言“幸福”是一个个需要兑现的数字
记者:“幸福”、“幸福指数”等词汇俨然已成为时下最为时髦的流行语。对“幸福江苏”,您怎么理解?
罗志军:对个体来说,幸福是一个融合主观感受和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等多种因素的“模糊”概念。100个人,可能对幸福就有100种理解。但对各级政府而言,“幸福”就是一项项需要落实的具体工作和一个个需要兑现的数字,来不得半点马虎。
“幸福江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应该是丰富和发展的,我们应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就江苏而言,这些年主要通过 一 些 科 学 发 展 指 标 的 研 究 、 确 立 和 实践、推进,将“幸福”的目标量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记者:请详细阐述一下江苏的“全面小康”。
罗志军:2003年,江苏在全国较早制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的指标体系,囊括了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到去年底,江苏已经有24条实现了目标值,只有“居民的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还没实现。但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比如某一项指标很高,掩盖了其他方面的不足。所以我们现在按照中央要求,正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而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来讲,则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探索前进。
记者: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罗志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明确要求。我们提出,到2015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等显著增强,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