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房产税税收应交给基层政府用于公共服务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王姣雁)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两会期间做客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间,针对公众比较关注的房产税问题,李稻葵认为应该恢复征收房产税。
李稻葵认为,不能把所有控制房价的期望、扭转房地产市场发展畸形现象、消除弊病的重担只放在房产税这一个肩膀上。对于房产税的用途,李稻葵建议将税收交给基层政府来用,这里的基层政府不是北京市,不是上海市,而是海淀区、长宁区、黄浦区,甚至是街道。让各个街道,各个区去用这笔钱,直接跟居委会进行汇报,进行沟通,告诉业主、告诉纳税人房产税的用途。通过这个方式来建立中国公共财政的新格局,让纳税人和政府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政府拿了税收以后应该对人民负责。
李稻葵认为,征收房产税与纳税人和地方政府都有密切的关系,房产税高说明这个区的地方政府有钱,地方政府就可以更好地、更有能力地为纳税人服务,反过来又促进这个地方的房价的上涨。房价涨了以后,房产税又进一步提高,这样使得基层政府之间出现一个良性的竞争关系。
以下为访谈实录全文:
中国经济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经在线访谈,人民大会堂演播室。今天我们很有幸地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李委员,欢迎您。
李稻葵:各位网友好。
中国经济网:李委员,我们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有一个事情特别火,就是限购令,就是买房子呀什么的,只有北京人可以买,这样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这样的一个争议,那么您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李稻葵:其实不光是北京,全国范围大概有三十五六个城市,都出台了不同程度的,不同类型的限购令。那这个事应该怎么看呢?我想这个事应该这么理解,这是一个暂时的,过渡性的一个政策安排,或者制度安排。为什么是暂时的呢?因为呀,这么一个政策不可能长期执行下去,事实上,你仔细想一想,各个地方政府,也许北京是例外,主要的地方政府,当这个房价出现一定的下降之后,他一定会想办法来促进本地的房地产的发展。那除了保障房之外,在未来房价稳定之后,一定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让商品房市场更加活跃。怎么活跃呢?只能取消现在已经推出的限购令,让这个市场回归正常的运作方式,从而使得本地的房地产市场能够活跃,从而使得本地的人口,尤其是劳动力,有从本地涌入的劳动力,这个人口呢能够正常的发展,这是地方政府的基本的动力所在。所以,你怎么可能指望这个限购令永远执行下去呢?所以我说它是一个过渡性的,暂时的这么一个制度安排,政策安排。
那为什么出这么一个政策呀?确实,它在目前的,在过去五六年的这个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政策都试过了。尤其是在交易环节的各种各样的限制,都试过了,也开始是房产税,但是实事求是的讲,方法坦率的讲,我想这个是几乎没有争议,所有这些政策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各种政策不断地出,最后的价格还是在涨,价格上涨的预期仍然存在,这是事实呀,这个没什么争议吧。因此,他不得已要出这么一个政策。那这个政策,限购的政策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在收入分配非常不平均的大背景下,在流动性非常旺盛,非常充足的大背景下,对于投资的,对于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局部进行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个资本市场,投资市场这个在房地产这个局部,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是政策的本质。
至于它怎么去限购,按户籍算,还是按照纳税算,还是按照社保算,这是细节, 这些细节需要去改善,但是限购的本质是在收入差距很大,投资需求和基本需求混在一块儿,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它出台这么一个甄别性的政策,希望通过某个机制来甄别基本需求和投资需求。通过限制投资需求,来减少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总的需求。那么,从而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这个预期能够有所控制,这是限购的本质。所以,任何一个政策,必须把它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研究,现代市场经济呀,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不是那种传统的市场经济了,已经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大的方向肯定不会变,大的方向一定是市场化的,毫无疑问,是有监管的市场,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对吧?改革开放30年,这个已经深入人心了。
那就是说在这个大的市场的发展的过程中,在个别阶段采取一些特殊的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非常地仔细的,非常地实事求是的去研究它。而不能简单的凭一个理念,靠一个口号,去判断一个政策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如果这么做的话,如果仅仅靠一个口号,靠一个理念去判断一个政策,或者设计一个政策的话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就回家,是吧?退休算了,还研究干吗呀。
中国经济网:那您认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吗?
李稻葵:我不太同意用泡沫这个字来形容当前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地特殊。它是一个在迅速,或者是加速城市化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房地产的市场发展,它是在流动性非常宽松的这个市场上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它是在收入差距非常大的情况下的这个房地产市场,又是在城市的,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它的房产权和公共服务打包,它这个捆在一块儿的,捆绑在一块儿的这个形势下的房地产。
在这个市场下,就我们这个学校附近,五道口附近的房价,五万块钱一平米,合不合理?有没有泡沫?严格的说,我不认为它有泡沫。你花五万块钱一平米,只要你有钱,你在清华的东门口买一套房子,对吧?如果你是山西的,你是温州的,或者买十套房子,你不会亏的。因为这个地方的小学是好的。你搁那个地方搁十年,我相信你还是能赚钱的,对吧?但是这么做,对于现在生活在这个地区的科技人员,你比如说在清华东门这个地方,对搜狐的,你的同行,公平吗?搜狐的工作人员现在没钱,他们先在这儿工作,他看着东门口的房子是空置的,五万块钱一平米,望楼兴叹,空置的,买这个房子的人是为了十年以后自己的孩子上学,或者说为了以后这个房子会升值。你这么一个分配制度,当然,这么一个分配结果,毫无疑问是不合理的,毫无疑问是抑制了这个市场的正常的发展,你抑制了这个产业的发展,你搜狐怎么发展?搜狐怎么能够扩张?相关的,也一带的,网易也在那个地方,对吧?网易、搜狐都是你同行呀,你能感觉到他们的痛苦,他们的辛苦,是吧?他们住的很远,很远,很远,你去看,清华科技园那个门口,大量的,一排接着一排的大巴,干什么的?不就是把那些年轻的工作人员,送他们上下班的嘛,一定住得很远很远,住在五环以外,甚至六环了。
这么一个毫无现实的,让投资需求和基本需求捆在一块儿的市场,刚才那个例子,拉动了这个房价上涨,我不认为是泡沫,我不认为它是泡沫,从投资角度来看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么一个打引号了合情合理的市场发展,你放在更大的一个上面来看,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升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个传媒行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合理的吗?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觉得用泡沫这个字来评判中国的房地产的发展,是否有泡沫?太低了。标准用错了,是吧?而应该看它是不是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它。如果仅仅用泡沫来衡量的话,我想很多地区没有泡沫,可以继续发展。
如果像很多人说的,让市场去发展,可以,那你把北京市,把五环、六环、七环、八环全建上房子,到了那个时候,人口从两千万,到三千万,到四千万,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房价开始降了,城市拥挤不堪,高科技产业搬得很远很远,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城市的经济没有活力了,行吗?老百姓答应吗?这么一个长周期的调整,需要很大很长的一个建设周期,因为房地产的这个存量增长是很慢的,我觉得不合理。所以不能简单的用是否有泡沫来判断中国的房地产的发展,应该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
中国经济网:那其实我还是想以北京为例,可能比较具有典型性,有一些专家也是很担忧,如果现在这么强有力的去打压这个房价,那么可能到了未来几年,我们要去救市,那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吗?
李稻葵:我再更正一个说法,我觉得北京不具有典型性,北京只有一首都这典型性,但是北京有特殊性。它的这个特殊性里面反映了一些普遍性,这么说可能更加全面一点。北京有特殊性。那么这么一个方式,我觉得它会对房地产,对商业性的居住的房地产,我不知道定义得清楚不清楚,就是公开市场的,自由市场的居住房地产,对这个市场肯定有抑制作用。交易量在萎缩,价格迟早会下降,但是眼光再放得远一点,放得开一点,这个市场只是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的一部分,还有一个保障性住房呢,市场如果能发展得比较快的话,那么,短期内它能够弥补前者的,第一个市场短期内的交易量的萎缩,以及它的建筑,就是建设量的萎缩。所以,应该放得更开一点,眼光更远一点,更宽阔一点来看这个问题。
中国经济网:那我们知道,现在北京它是实行的这种限购令,那么在上海可能是征收这个房产税,那么您觉得二者相比的话,哪种效果更好 一些呢?
李稻葵:再更正一下,上海也有限购令,上海不仅仅是,都同时都有,只不过北京是极端,北京的这个限制比较多,上海都有,各个城市都有,三十五六个城市都有了。那问题就是说,上海的这个房地产税,以及重庆的房地产税,是不是够了?是不是只用房地产税的办法就可以替代现在的短期内,我刚刚称之为过渡性的,暂时的这个限购令呢?我认为远远不够。房地产税,第一,我的观点很明确,应该升,应该恢复,注意到房地产税它不是一个新税种,是一个旧税种,如果你非要追究这个法律的源头的话,它是个老税种,只不过以前是免征的。
那么房地产税应该征,但是,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补充的观点,一,不能指望它在短期内对房价的下降,对房价的增长的放缓提供帮助。因为它的力量是太弱了,你说房地产税一年能收多少?2%,3%了不起了吧,但是在我们,在目前为止,限购令出台之前,大家的预期是每年房价上涨两位数字,如果我是个投资者,我才不在乎每年3%,4%的房地产这个税的上限呢。我关心的是每年5%,10%,20%的房价的上涨,对吧?更不用说,我这个买房子里面还可以获得一些公共服务的一些回报呢。所以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这是第一个观点我要补充,就是不能把所有的控制房价的期望,扭转房地产的市场发展的一些畸形,一些弊病的这个重担只放在房产税这一个肩膀上。
第二个更重要,我为什么收房地产税?最最重要的是房地产这个税应该交给基层政府来用,我说的基层政府不是北京市,不是上海市,而是海淀区,长宁区、黄浦区,甚至于街道。让各个街道,让各个区去用这笔钱,这各个区,各个街道通过人大,或者直接不通过,直接就跟居住委员会进行汇报,进行沟通,告诉这个业主,告诉纳税人。我这半年以来,我这一年以来我收的房地产税干上来去了,我是扫街了,还是加强了治安?还是进行了水的处理,还是垃圾的收集?是吧?定期的汇报。通过这个方式来建立一个中国的公共财政的新的一个格局,就是让纳税人和政府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我反对的,我特别反对的是把纳税和税的使用完全分开,就好像我们纳税人交了税之后,这个钱我不知道了,税收纯粹成了一个惩罚机制,税收不应该是一个惩罚机制,税收应该是公民的义务,政府拿了税收以后,应该对人民要负责。所以我就希望房产税能够设一个,能够建立一个先例,先做出一个例子出来,做一个很好的案例出来。
因为交房产税的人都是业主呀,都是当地居民,别忘了,他得关心自己的房价是不是能涨,房价能不能涨跟环境有关系,跟你的治安,跟你的清洁,跟你的交通都是相关的。所以这件事我觉得应该做。我不太同意,现在好像,我听说,税务总局宣布这个房产税不推广,我不太同意这个,我不懂他的理由是什么,也许他的理由是,我不理解,也许他有很好的理由,在我看来,应该试点,试点之后总结推广,关键之关键是要把这个钱交给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来用,同时减少其它方面的一些税收。
中国经济网:那您觉得这个房产税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李稻葵:是的,这个房产税的好处是什么呢?好处是它的纳税人和它潜在的好处吧,它的纳税人和政府的这个税收的使用,它潜在的可以结合得很紧密,结合得非常紧密。上海市某一个区房产税高,那说明这个区的地方政府有钱,这个地方政府就可以更好的,更有能力的为我服务,那反过来又促进这个地方的房价的上涨。房价涨了以后,再按比例算,它这个房产税又进一步提高,这样子使得基层政府之间出现一个良性的竞争关系。地方政府比赛服务好,是我地方政府服务好。这里经济学有一个非常非常著名的,大概50年前的,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一个模型,专门讲这个的,这个作者很年轻就去世了,大家一直纪念他,就讲这个地方政府之间,用房产税来竞争,从而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这么一个机制。
中国经济网:那么其实刚才我们就谈了一个网友比较关注的民生问题,就是房地产。那么另外一个网友比较关心的话题,可能就是个人所得税了,前两天我也看了一位委员他的提案,他认为就是说如果把这个个税的起征点定得太高,可能会剥夺了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荣誉,那么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稻葵:个人所得税在我看来,现在是可能认识上最混乱的,误区最多的一个税种,可能比房产税的误解还要多。这个事,我试图把它讲清楚,我在写东西,我在写文章,我试图讲清楚。这么几个观点吧。
第一,个人所得税它和企业的,针对企业,针对机构征的税有一点根本的不同,个人所得税实际是针对每一个单个老百姓的钱,是老百姓拿回家的钱又交给了政府,因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社会基础,是什么社会基础呢?就是你政府要能够给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眼见为实的公共服务和福利,这样子,老百姓才能心悦诚服的,口服心服的去执行,去积极纳税。换句话来讲,咱们讲例子,北欧为什么个人所得税高?平均50%,老百姓为什么很高兴?并没有造反游行,他福利好呀?从幼儿园到养老,政府都管得很多了,医疗更不用说了。美国为什么个人所得税比北欧要低呢?30%到32%,最高等级,现在又宣布继续降?为什么呢?美国为什么比北欧低呢?因为美国针对个人的公共服务,远远没有北欧高。中小学,当然中小学是由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提供,刚刚我谈到,跟物业税相关的。上大学出了这个州之外,你要跨州上大学,上私立学校,对不起,你要付学费。医疗,现在他政府不直接提供,当然医疗提供一部分的穷人、老年人的医疗的保险,对吧?所以他这么基础。
好了,咱们看中国,那我就实事求是讲,咱们问问一些咱们的老百姓和网民们,你们感觉到咱们这个政府,我想很坦率的讲,他提供了哪些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的确提供了很多公共服务,咱不用说,绝对是公共服务提供了,国防提供了,对吧?登月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奥运会是公共服务,它提升老百姓的自豪感,当然这个事我不好一概而论。绝大部分的百姓,我想,认同我的观点,就登月计划,奥运会、亚运会,绝大部分百姓认为,这还是一个提升民族自信心的一些政府提供的服务,他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公共服务。但是除此之外,你说他上小学,小学,当然,基本的小学中学现在咱们是现在不付钱了,但是你有择校的一个问题呀,我想上稍微好的学校,你得交赞助费吧。
中国经济网:教育公平的问题。
李稻葵:对,就是很多百姓他并没有直接感受到,我们享受到了非常好的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这个我想是实事求是的吧。因此你在这个大背景下,你要征一个非常高的个人所得税,你是很难以理服人的。
有些百姓他没办法,他发了工资被你扣走了,他没法抗议,没法说,但是实际上,他有机会他就会逃。尤其是一些非工资收入,他就心安理得的,理直气壮的就偷税漏税,这是第一个观点,就是公共,个人所得税基础是公共,是基本的社会福利。第二个观点,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制,的的确确问题非常大,问题远远不在乎于起征点,它的设计是过分的检漏了,甚至于是可以说,我有时候讲,稍微夸张一点,是弱智的,没动脑筋。我们这个个人所得税是80年代初,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出来的,那时候他征求的对手是外企的,外资企业的高薪的员工,外国人,当时800块钱一个月,觉得天文数字,从800块钱做齐整,这个没想到,针对外企的一个个人所得税,逐步逐步的适用于国民了,这是历史发展的,这是事实呀,没有什么争议,对不对?
那么现在看来,个税体制问题何在呢?问题就是,一,起征点太低,二,税率的累进过快,最高的45%,几乎达到北欧的水平,远远超过美国,甚至于其它的欧洲国家。第三,这个征收的这个收入太单一,主要就是劳动收入,基本所得基本不征税。你比如说房租,房租按规定,出租的房子按规定是5%,我的观察,很多的出租房子的人并不交这个税,即便交5%,你和工资那个相比的话,是小头呀。资本市场上如果你运气很好,你炒股成功了,你基本上不交税,炒股,银行的利息不交税,当然你可以说这个银行利息率很低了,国家已经通过这个压低存款利率已经纳税了。但是至少,从法律文本上讲,是不交税的。所以你现在的这个,目前现在的这个个人的所得税,整个制度设计就存在着系统偏差。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你我工薪阶层,我们没选择呀,这工资还没见到我的面就被砍了一刀,就交走了,对吧?那我其它的收入,我临时的收入,我能偷税就偷税,我就一般的这个社会心态呀。所以到了最后,资本所得很少,就变成了这个,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的,他的这个板子呀打在了谁的屁股上?打在了工薪阶层的屁股上,它恶化了收入分配。因为今天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实事求是讲,主要来自于资本所得,并不是工薪所得,主要是来自资本所得,对吧?现在中国经济基本情况是什么呢?是资本收入,资本所得占GDP比重是上升的,至少是到2009年,最近去年稍微有变化,劳动收入在下降,对吧?大的格局是,那你资本所得你不纳入个人所得税,劳动所得,工资所得直接纳入,你这个劲使反了,你没有起到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呀,这个劲使反了。所以我想这是第二个要讲清楚的,就是目前的这个,一,它不存在社会基础,社会基础不牢固,二,它设计出现了系统的偏差。第三,该怎么办?
我特别关注,我就三件事,三件事必须要做。第一,短期来看,短期来看是要调整起征点,但是这个起征点调整,我的建议是交给各个地方政府调。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呀,你北京、上海现在人均GDP一万两千美元,贵州三千美元不到,各个地方的生活水平,生活成本差距非常大,怎么好一刀切呢?是不是?所以,交给地方去弄。各个地方去交的话,还能产生点竞争。如果你上海这个地方,你缺劳动力,广东缺劳动力,你提高起征点嘛,这样通过这个方式吸引劳动力过去嘛,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第一,就是起征点需要提高,交给地方政府提高。
第二,这个收入,这个个人所得税所覆盖的那个征收的这个税基呀要变,要变成什么呢?要变成资本所得加劳动收入,捆在一块儿,捆在一块儿来做。如果你是一个股民,行啊,你一年算下来,如果你这一年是亏损的,你的损失大是于收入的,那你可以拿出一部分的,你可以拿出一部分的损失摊成若干年去抵冲你的税基,这是国际上标准做法。但是如果今年你是投资成功了,赚的钱大于输的钱,那你得捆在一块儿交钱,这是很公平的嘛,是吧?这是第二个,这个收入,税基要扩大。
第三,要考虑家庭的负担。夫妇两个人工作,你给他选择,既可以分开报,也可以捆在一块儿报,如果捆在一块儿报的话,你可以把你的孩子,或者你这个老人算在一块儿,或者如果分开报的话,你算一方,这是标准做法,这个不难。
如果再补充一个第四条的话,这条非常非常重要。由于现在不存在,老百姓能够安全到的普遍的福利措施,我的建议,我们的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的改革路径,是先大幅度降低税率,以一个比较平的税率,学习俄罗斯,学习爱尔兰,学习香港,学习新加坡,学他们,很平的一个数据去征税,很平很低的,我脑袋想的平就是15%左右,至少20%以下。然后呢,在这个基础之上,你再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等到老百姓感到社会福利多了以后,你再稍微提高一点点税率都可以。到了那个时候就有共识了。所以,我最后这个建议,我可能需要反复讨论,这个建议需要好好的去研究。我是有很多的国际比较,有很多的这方面的文献的积累,我是支持平税的。国外是(英文),平税,就是累进跟低,但是税基很大,税基不是说劳动收入,是资本所得。如果你把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捆在一块儿的话,哪怕你用一个非常平的税率去征税的话,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公平的作用,拉平收入差距的作用。
因为我刚刚说了,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的一部分是劳动,是资本所得,而不是劳动所得。这些事情需要系统的去讲,所以我最后一句话就是,不要眼睛只盯着起征点,那个太简单了,系统的全面的考虑这个问题。这个事我还远远没结束,我三年前,2007年2月份,我刚刚查了,我2007年1月份写的文章,2月份发的,公开发的,我还要把这个文章略加修改,再发出来,供各位网友们批评指正。
中国经济网:其实既然提到这个个税了,我想拓展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收入分配。您刚才说到的是资本收入和这个工薪收入的区别,那么其实我们知道,在这个工薪收入中间,其实也是有差距的。就比如说之前我们看到一份数据,就是不同行业之间的这个收入差距,也有15倍之多,那么您觉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李稻葵: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是这样。大的方面来讲,要相信市场机制,这点我是相信的,这跟房地产不一样,因为房地产是一个长周期的资本市场,它是一个投资市场,那个你完全靠市场的调节,可以,但是周期太长。可是劳动力就不一样。
劳动力这个市场,只要你进行一定的规范的话,它有一个市场的逻辑在里面,对吧?市场的逻辑,市场的动力,会帮助我们把收入的差距逐步的拉平的。最好的例子就是蓝领工人,蓝领工人,农民工的工资从90年代初到本世纪中,几乎没上涨。一个月一千,对吧?那怎么样了呢?最近涨了吗?涨了,最近涨的比咱们白领工人快呀。2009年和2010年的最新的这个数字表明,农村纯收入的上升速度快于城市呀,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从2009年开始上升呀,这是最新的数字,我想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不要脑子里都是老的数字,要看最新的数字。为什么?劳动力短缺了,蓝领工人短缺了,农民工短缺了,所以,这个基本的劳动力市场它有一个逻辑在里面,这是第一件事情。我们稍微给它规范一下,你做劳动保护,这个我同意,要做,但是不要拔苗助长,要相信市场,这是第一条,我要强调的这一点,而且市场的力量正在推动不同行业之间的劳动力的这个收入差距在缩短。
再讲一个例子,现在金融很火对不对?年轻人都要搞金融,我们这个我负责我们金融系,年轻人都学金融。那你看看,未来五年是什么情况?我相信未来五年,金融业的平均的工资收入会和其它的行业的收入,它的这个差距,它的高出的这部分呢,它的这个高出部分会有所下降。因为学的人多了,进入的人多了嘛,它这部分的人才相对而言充足了,这是最最基本的一个逻辑呀,最最基本的一个现象。你看都是这样子的,是吧?所以这一点我想强调,这是第一个。
第二呢要强调什么呢?中国特殊性。就有些国有部门,确实是,国有部门由于垄断地位,由于他受监管的力度不强,因为国家政府作为一个股东,我们现在看来,往往对国企的监督不够,所以他这个国企他一旦经营好了以后,他又扩大自己的利润,扩大自己的利润内部分红,内部分成的这个趋势,叫内部人控制,我们这个研究了很多年了,内部人控制,对吧?这个学术界里都知道,叫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的趋势在扩大,这些方面倒是应该加强监管,这是我同意的,就是这个方面,对于特殊的行业,特殊的所有制的企业要进行监管,但是总的说来,市场的机制在帮助我们,在平衡,在缩小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
中国经济网:好的,非常感谢李委员今天作客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