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家国民生)信心、担当、赤诚——听来自央企的全国人大代表畅谈“十二五”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回首“十一五”,中央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克服困难,抢抓机遇,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面对“十二五”,机遇与挑战并存,肩负着国民厚望的中央企业,将如何进一步顺利转型,更好地担当国民经济的“脊梁”?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这个话题引发了来自中央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的热议。
信心:继续当好引领发展的“火车头” “规模扩张最快、科技创新成果最多、实施国际化战略步伐最快、对国家贡献最大、职工受益最多。”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用了一连串的“最”来形容“十一五”武钢取得的辉煌成就。
邓崎琳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武钢实现营业收入5876亿元、利润274亿元,上交税费431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251%、42%、112%。2010年末总资产比2004年末增长249%,净资产增长134%。
与此同时,武钢的“走出去”战略也获得历史性突破。抓住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调整的时机,武钢以较低成本投资开发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等国的8个铁矿石项目,锁定权益矿资源数百亿吨,收获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在邓崎琳看来,“十一五”武钢的发展不过是近年来央企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来自国资委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122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已达24.3万亿元,净资产9.5万亿元,净利润8489.8亿元,上交税金1.4万亿元,超过全国税收总额的六分之一。同时,中央企业还承担着全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约占全国80%,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发电量约占全国50%……
作为央企的一员,邓崎琳觉得有理由为这样伟大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十二五",我们将继续当好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邓崎琳说,按照武钢的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期,武钢的钢铁主业营业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以上,相关产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以上,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钢铁行业前列,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职工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邓崎琳相信,武钢的未来也将预示央企的未来。
担当:转变发展方式央企是责无旁贷的“主力军” “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但远不是一个汽车强国。”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董事长徐建一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都超过了1800万辆,成为全球汽车第一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运营效率水平上,中国车企还无法与国外汽车巨头比肩。
“中国正在迅速地进入汽车社会,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自主创新、节能环保,转变方式,央企应是责无旁贷的主力军。”徐建一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一汽集团将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国内最优,世界一流的自主研发体系。据徐建一透露,目前央企已成立了一个电动车的产业联盟,一汽是这个产业联盟的秘书长。
“要转变发展方式,央企在做大的同时,还要注重做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杨继学说,尤其是“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央企更应注重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
杨继学告诉记者,葛洲坝集团公司目前已在东南亚、中东、非洲承建了40多个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号称“非洲的三峡工程”的尼日利亚蒙贝拉水利枢纽工程,巴基斯坦最大水电工程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只有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才能牢牢把握市场发展规律。”
杨继学说,2011年,葛洲坝集团已启动“二次创业”,“十二五”集团实现由单一的承包商向承包商与投资开发商双重身份的转变、由劳务型向管理与资本密集型的转变、由经营粗放型向经营集约型的转变,最终建成“管理型、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国际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应该引导企业拿出更多的投资去提升创新能力。东方电气将围绕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坚持突出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增长方式的转变。王计表示,过去东方电气走的是产能驱动之路,在下一个五年应该要走科技驱动之路。
赤诚:任何时候绝不会忘肩头的重责 中央企业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当祖国、当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所不辞。”全国人大代表、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说,从利比亚接中国公民回国,东航派出了26架次飞机,每架飞机上派三套机组轮流休息,共运送了近7000人。当撤离人员坐上飞机,机长的播音是:“党中央、国务院派我们东航接大家回家了。”当时大家热泪盈眶、掌声雷动,这不是一个中央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经理李华说:“作为中央企业,不仅要看重利润,更要看重社会效益。”李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受地缘政治变动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时常出现剧烈波动,但当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之际,许多民营和地方炼化企业纷纷停产,在此关键时刻,总是三大石油石化央企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满负荷开工生产,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使国内油、气价格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央企不仅要做宏观经济的稳定器,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杰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在安徽重点实施了“村村通电话工程”。仅在2009年-2010年间,便投资97亿元,在安徽建设移动通信基站5887座、通信光缆5万多公里,其中65%以上的基站分布在农村地区,结束了1400多个自然村不通电话的历史。
在服务“三农”、搞活粮食流通方面,央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岳国君介绍,“十一五”期间,中粮通过积极落实国家“北粮南运”、“稻谷入关”等政策和参与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执行,有效地促进了粮油供需的区域平衡。“十二五”,中粮将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产业布局,力争使中粮集团市场化粮食流通量达到2800万吨/年,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国内粮食流通的市场化主渠道地位。同时,未来五年中粮还将形成超过6000万吨/年(含蒙牛)的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形成遍布全国的米、面、油、糖、肉等产品及相关制品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的乡镇市场,源源不断地为全国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食品,引领新的生活方式。(新华社记者谭剑、李鹏翔、王晓明、仇逸、程士华、何宗渝、朱薇、孙奕、郑晓奕采写)
(责任编辑:UN012)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