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许静、尹安学、薛江华、夏杨报道:加工贸易升级作为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在“两会”期间受到高度关注。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10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随着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进程,加工贸易早已从上世纪70年代“三来一补”的落后形态中脱胎换骨,“加工贸易”只是贸易方式而非落后产能的代名词。
加工贸易非落后产能代名词
羊城晚报:提起加工贸易,很多人觉得是落后产能,甚至容易让人联想到血汗工厂,但据我们了解,现在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梁耀文:首先我想明确一个概念。加工贸易是区别于一般贸易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本身并不存在“先进”或“落后”的特征,更不能与“低水平产业”、“落后产能”直接画上等号。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流行的“iPhone”、“iPad”等高科技产品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在广东生产制造的。还有华为、中兴、美的、格力、TCL、格兰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也都是加工贸易企业,它们都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改性塑料。该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和自主品牌“KING-FA”,目前是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作为一家石油化工企业,该公司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无“三污”排放和超低能耗,每百万元产值平均能耗为6.79吨标准煤,远低于国家2010年每百万元GDP平均能耗98吨标准煤的标准。
东莞转型经验可向全国推广
羊城晚报:东莞加工贸易转型成效显著,羊城晚报今年也做了专题报道,您认为东莞成功的经验在哪里?
梁耀文:东莞能够取得成绩,一是创新思路有新突破。东莞在全国率先突破诸多政策性障碍;二是转型升级有路径。如不停产转三资,就是由东莞率先探索的;三是扩大内销有方法。去年广东内销1.1万亿元,东莞就超2054亿元,占全省五分之一;四是政策扶持有力度。东莞拿出“六个十亿”,其中10亿元专为扶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五是服务举措有创新。这些经验完全可以供全省借鉴,有的还可以向全国推广,商务部就经常来东莞考察。
帮助企业加快转型五点建议
羊城晚报:政府应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加快转型?
梁耀文:为加快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我有五个建议。一是要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坚持“保税”的政策核心,继续对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空转”管理,对深加工结转业务继续实行免税政策,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二是探索和创新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加快电子围网建设,建立适合广东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特殊功能监管区域的管理模式,实现多个部门信息共享。三是推进现代保税物流区域功能创新。四是研究制定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加快关键设备、关键原材料进口。五是建立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机制,为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国内市场准入手续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市场结构,促进贸易平衡。
羊城晚报:能否描述一下未来广东加工贸易升级的方向?
梁耀文:有几个方面。第一,推动组织形态转型。过去,来料加工企业主要是香港或是境外的客商,他们租赁一些设备,在广东设立来料加工企业,作贴牌来料加工,不具备法人资格,我们希望推动企业组织形态转型;第二是推动企业在技术形态上转型,过去加工贸易主要是简单贴牌,现在要推动他们由简单的加工装备转向自主创新,就是从OEM到OBM;三是要推动企业在地域形态转型,实现珠三角到东西两翼山区协调发展。还有一点是推动企业的市场形态转型,过去加工贸易主要是面向境外市场,现在我们鼓励和推动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既出口到国外去,又卖到国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