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频繁调控楼市 > 调控楼市消息

黄安南:房企不参建保障房等于失去一半的机会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3月12日00:41
  当房地产的半壁江山留给了保障房,意味着房地产的另一个时代已经开启。

  这将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房企又将如何应对这一时代的到来?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北京开发最早、项目最多并且体系最全的开发企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安南不仅在保障房方面有着实际操作经验,对相关政策也有自己的研究和建议。

  保障房建设是民生问题

  《21世纪》:5年新建保障房3600万套,将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能对房价起到抑制作用吗?

  黄安南:我国住房分类供给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商品房,在这个领域,市场要发挥对资源的调节作用,要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二是保障性住房,这一领域要由计划机制来调度,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经济课题,而更侧重民生领域。

  2011年新建1000万套或者“十二五”期间新建3600万套,指的就是对保障性住房部分的充实。从表面上看,保障性住房的增加,分流了一部分购房人群,其实不然,这些人员本来就应该由保障体系来解决。过去,我们在保障房方面是有欠账的,居民住房问题过度依赖商品房。这一次政府下大决心充实提高保障部分,长远来看必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

  《21世纪》:如何理解保障房对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

  黄安南: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保障房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1998年,国务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就作出了全面部署,只不过那时提出要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当年,金隅嘉业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经济适用房就已开始供应市场。不过,后来几年有些城市的保障房建设不足,有一些欠账,在房价迅速上涨之后,积累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中央决定加大保障房建设,虽然是房地产调控的组成部分,但从根本上讲不是主要着眼于降低房价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

  《21世纪》:保障性住房欠账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安南:两方面因素:一是资金投入不够,很多地方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没有达到10%;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产生很多新的保障人群,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刚步入社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等。以前的保障性住房,由于监管不到位的原因,在利益驱动下,有些不应该享受待遇的人群也享受了,导致政府建了很多保障性住房,仍远远不能满足其他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21世纪》:推进保障房建设,您有何具体建议?

  黄安南:不管是限价房还是经适房,由于都有产权,因而存在利益驱动和权力寻租。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建设的保障房,就没有完全产权或只有部分产权,而且面积也严格限制。保障房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居者有其屋”,变为“住有所居”。就是说,保障性住房只保障你有地方住,不保障你有房子的产权。

  保障房人群的申请方面,虽然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审核,但工作量太大,信息不对称,完全杜绝超越资格的申请,也很难。其实,只要做到保障房无利可图,审核就相对简单了。另外,政府还要解决“进入”与“退出”机制问题。保障性住房应该是一个动态机制,政府要根据社会发展,明确动态调整标准,准确界定保障范围和结构。换句话说,保障房不能无休止地盖下去,只有明确了什么是“应保”,才能真正做到“尽保”。

  不参与保障房等于失去一半的机会

  《21世纪》: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将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黄安南: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做保障房对于很多开发商来说也是一个选择,因为保障房在现金流方面有优势。以金隅集团为例,我们有“水泥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与管理”四大产业链相互支撑的联合优势。今年北京的保障房占比预计达到60%,开发企业如果不参与保障房开发,等于失去了一半的机会;更何况现在保障房和商品房是放在一块的。从企业公民的角度讲,开发企业也有责任去建设保障性住房。

  《21世纪》:如何保证开发商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

  黄安南:根据规定,经适房的成本利润率是3%,两限房在8%-10%。政府要解决的正是保证开发商参与建设积极性的问题。

  现在有一些限价房在定价过程中,政府有必要参考物价、人工、原材料上涨等一系列因素,解决开发商的成本问题,为“鼓励”企业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

  《21世纪》:大量的保障房建设,占用了土地供应的很大一块,政府的土地收益可能会相对减少,政府还有哪些融资方式来支撑保障房?

  黄安南:要实现保障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定要有对保障房专门的融资政策。比如今年北京100万套保障房肯定不可能都是配建的。那不属于配建的部分,怎么解决融资问题,这是政府要解决的。

  对保障房的贷款,银行应该有所倾斜。以前北京市保障房方面是有绿色通道的,比如金融工具的支持。实际上,属于计划范畴的保障房,并不排斥引进市场化机制。如在政府回购的保障房项目,政府可通过市场化手段,在不同节点及时向开发企业支付资金;同时,建立起一套覆盖面更广、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信贷优惠政策,使一定时间内的优惠利率不受商业银行利率上调的影响。另外,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加快回购和对接,精简手续办理流程。

  作者:王营 北京 (来源:王营)
(责任编辑:UN00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