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物价水平上涨等因素,央行近段时间多次加息以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正因此,“通胀”、“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负利率”这些专业金融术语现在也成了普通市民非常关注的字眼。昨日,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货币政策及金融问题”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货币政策中的热点问题一一解答。
本报特派记者
刘朴 石小磊 谷岳飞
说通胀
通货膨胀预期目前相对比较平稳
“通货膨胀预期目前我看是大体处于持平的状况。”周小川表示,观察12月、1月、2月CPI的数字,虽然还是在高位运行,但是通货膨胀预期目前相对比较平稳。
说负利率
从中期看,能保证存款获得正利率
当被问到“负利率会持续多长时间,老百姓如何面对资产保值这一难题”,周小川直言:“大家可以回顾中国近一二十年的历史,从中期来看,实际利率大体为正。”
“应该说,从典型的存款利率的角度来讲,央行在中期范围内应该是能保持存款会获得正利率的,实际正利率,即存款利率能够高于CPI。”周小川说,但是因为CPI有时候变动很快,比如去年下半年上涨得比较快,有可能利率跟不上,这样就会出现短期的实际负利率,也就是有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实际负利率。
周小川表示,利率调整也不能只顾及CPI,因为还得兼顾其他的政策目标,如可能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等等,另外,利率调整还对整个经济,对于储蓄率,对于贷款、资金的成本,都会带来影响,所以它必须是综合的考虑。
说加息
利率是应对通胀的重要工具
周小川说,任何金融政策工具都可能有负面的影响,可能会使资本流入有所加大。但是,因为中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所以对于资本的流入还是有一些手段来管理的。当然即便在对热钱流入有手段管理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运用也是要进行利弊权衡的,“如果经过比较权衡后,利大于弊,那还是需要使用的。”他又强调了一遍,在当前来讲,利率政策还是一个重点需要使用的工具。
说人民币升值
汇率不会成为管理通胀的主要工具
现场有记者很关心地问,中国会不会动用汇率调整手段,通过让人民币升值来缓解通胀的压力,周小川回答: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人口也多,经济规模也大。汇率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内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对于小国开放型经济来讲,这个影响并不是那么大。
“因此应对通货膨胀的各项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一些手段里头,并没有特别侧重于汇率这项工具,因为还有其他若干项工具。”他说,我国的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三性”,其中一条叫渐进性,也就是我们还会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的灵活性。
说存款准备金
这个方法主要是用来收缩流动性
“两年多以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自然会采取一揽子的刺激计划,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于是在那个阶段,央行确实在把握上是希望市场上有较多的流动性。”周小川说,流动性过多会引起物价方面的变动,鉴于此,根据对危机的走向和复苏走向的判断,央行从2010年1月份就开始利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来吸收流动性。
之后,尽管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欧洲主权国家债务风险、八月份美国经济和失业率又现不乐观的情况等等,但是总体来讲,央行一直都在注意收缩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这个方法现在肯定还是需要用的,特别是今年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我们会继续使用管理流动性的各项工具。”他解释,管理流动性的工具也不光是收缩一个方面,主要还是体现稳健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感到资金紧张,我觉得是正常的。”周小川表示,今年既然是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肯定会感到今年的资金流动性比去年紧,我觉得这正好反映了落实执行政府所决定的经济方针,这也是货币政策想要达到的目的。
说投资黄金热
投资黄金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对于近年来黄金消费量增长,周小川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黄金价格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涨得太快,所以给大家很多的吸引力。当然,有些人会期望它还继续不断上涨,但是这应该说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市场阶段,很多人认为,可能黄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向。我认为,应该尊重他们的自主判断。但是要说未来的话,各种判断都存在着自己的不确定性,都面对着他们自己需要管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