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胡新桥本报实习生刘志月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洪山分局广埠屯工商所以涉嫌超范围经营查处了武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商部门所称涉嫌超范围经营,是指该公司代理了全国数家期刊的论文发表业务。
广埠屯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查处类似的文化公司,2009年6月,他们就曾查处了一起文化公司代写代发论文的案例。
是什么导致了论文代写代发市场长期存在?为什么这些代发论文的文化公司屡禁不止?《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代发论文业务遍及全国
近日,武汉市工商局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称武汉博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理了多家期刊的论文发表业务。
武汉市工商局把举报线索移交到博仕文化公司所在地的广埠屯工商所。3月8日,在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一写字楼,《法制日报》记者随同广埠屯工商所的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了博仕文化公司的办公场所。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仕文化公司办公室内摆放着《ⅹⅹ文学》、《ⅹⅹ导刊》、《ⅹⅹ与社会》、《ⅹⅹ论坛》等数种期刊。两女一男3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电脑,其中一名女工作人员正在进行《ⅹⅹ文学》的发稿统计,在她的办公桌上堆放着盖有多家杂志社公章的“用稿通知单”。
查处过程中,工商执法人员还发现了近万份寄往全国各地高校的快递回执单,快递回执单显示,论文的作者遍布全国各地。一名用“论文网”为网名进行QQ聊天的女员工,正在与多名代理人员核实是否寄送相应期刊给发论文的顾客。而这个QQ号码的签名状态为:“《ⅹⅹ导刊》3月1日起上调50元。国家级刊物《ⅹⅹ企业文化》2月底前特价征稿。”
该公司网页宣称,有发表论文需求的顾客,可将个人信息和文章寄往公司,注明希望发表的期刊及时间。公司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顾客交钱就可安排发表,其中“省级刊物两天内,核心刊物10天内,通知作者审稿结果”。
工商执法人员在现场还查到了部分收据。这些收据多以“编审费”名义开具,金额从350元到1320元不等,其中《ⅹⅹ商界》3个半版的费用为1030元。
博仕文化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们只是帮助杂志社代收编审费,并不修改或者代写论文;公司主要是做考研专业课培训,因在培训中与考生建立起信赖关系,这些学生为求毕业,会找公司联系刊物发表论文。
在场的博仕文化公司工作人员无法提供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易某也没有到现场接受检查。广埠屯工商所随后查出该公司的《武汉工商经济户口底卡》,显示该公司登记的行业代码为“广告业”,经营范围包括广告设计制作、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等10项。
工商执法人员认为,该公司代发论文涉嫌超出公司经营范围,依法对其进行了检查,并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以做出相应处罚。
高利润“培育”组稿代理
据广埠屯工商所的执法人员介绍,他们所接到的匿名举报中称,自2005年起,博仕文化公司开始“承包”几个杂志社进行论文代理。这些杂志一般是由协会等机构主管主办,本身没有市场运营能力,博仕文化公司就与协会洽谈,包下杂志,每年给协会一定的钱,然后以公司的名义收论文、组稿、印刷,以此赚取版面费;杂志出版后只寄样刊给作者,一般不发行。
举报人初步计算了一下,博仕文化公司论文代理业务一年的利润就至少有500万元。这家公司先在学校找一些本科生或研究生作为他们的代理,让这些代理去做宣传,同时公司也通过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
工商人员在现场还发现了一份博仕文化公司员工所写的《2009年工作总结》。这名员工于2009年5月加入,其写到:一开始主要负责网络营销,也就是“在网上宣传和找代理”,并找到了一些优秀的代理,“业务量大概在15万元”左右;“经过这几个月的工作,使公司和自己本身在全国组稿行业中的诚信和威望有了很大的提升……”
是否真如博仕文化公司员工所说,全国存在一个“组稿行业”?
记者以“组稿代理”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网页搜索,找到相关结果达156万个。
治理期刊乱象需多管齐下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代发论文、学术期刊收费问题,早已引起了新闻出版部门的重视。
今年2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采取措施整治学术期刊由其他单位和个人代理发表论文。
事实上,早在2000年,新闻出版总署就下发了《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严禁出版单位以卖书号、刊号或其他方式,为从事收费约稿编辑图书、期刊活动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便利条件”。
广埠屯工商所副所长马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论文代写代发市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买方市场的巨大造成的,因为评级、评职称、毕业都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一名大三的女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保研凭借的就是“看谁能砸钱发论文”,因为学校的保研加分项中只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而核心期刊一篇论文的“版面费”在1万元左右。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法治蓝皮书(2011)》也指出,核心期刊主导学术评价体制是导致“版面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是学术委员会或者专家进行科研能力评价,而变成了"科研刊物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一句话,我们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写得好,不如嫁得好",也就是说,你要评副教授等职称,不是说你文章写得好就行,你的文章要发在"好的"刊物上才能评上。”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副主任朱静雯把高校要求毕业生发表论文的规定称为“土政策”。她分析说,这是由我国整体大环境决定的,比如在高校评估、大学排名等评价中,发表的论文篇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这就导致了高校采取层层分解的方式给每个教授、副教授规定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学生毕业要发表多少篇。
“这样看来,整顿学术期刊只是触及了问题的皮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朱静雯说。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