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台云门舞集《流浪者之歌》首次“流浪”到大陆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3月16日23:43
  中广网北京3月16日消息(记者张庶卓)《流浪者之歌》无论对于享誉世界的台湾云门舞集,还是备受关注的编舞家林怀民而言,都是一部十分“特殊”的作品。它开启了云门的“东方精神时期”,它让云门舞者开始了每日必修的静坐,它更是林怀民最为珍视的作品。

  然而,首演至今17年来,《流浪者之歌》却还从未踏上过中国大陆的土地。4月1至2日林怀民的夙愿终于将要实现,在走遍18个国家52个城市演出超过160场之后,这部作品终于将“流浪”到北京,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之后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六大城市巡回演出。

  《流浪者之歌》对于云门而言,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正是这部舞作,让云门出现了新的姿态,静坐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课,发展到后来的太极导引,成为云门身体技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台南长大的林怀民,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成片的稻田,儿时他最爱玩弄这些稻米,却常常被父亲责骂,因为“稻米是神圣的”。林怀民笑言:“也许正是因为童年受到的挫折,所以我决定把好几吨的稻米搬上舞台。”在舞台上,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的苦行鞭笞,是清泉细流,是舞评所说的“生命之源”。它时而被平铺在地,时而被摆成千沟万壑,时而被高高扬起,时而从天空轰然而下,创造出变化万千的舞台效果。

  随着《流浪者之歌》的成名,乔治亚民歌这种源自中亚高加索地区的音乐也随之“火”了起来,每到一个地方总会有观众询问何处可购。不仅如此,还有多个艺术节在云门演出《流浪者之歌》后,特别邀请在配乐中演唱的洛斯塔维合唱团参演到他们的艺术节演出中。

  印度的旅程、台湾的稻米、中亚的民歌,共同造就了这部林怀民最为珍爱的作品。他说:“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