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社会法官成调解能手“秘密武器”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3月17日07:50
  相关报道

  文/图本报记者邓红阳

  “一开始,剑拔弩张,结案时,互谦互让。”3月16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柳林法庭法官刘文涛颇为感慨地说。

  他的感慨源于一起当事人撤诉的民事案件。

  “不就是卫生间漏水的事吗?为啥要等这么长时间?”3月9日,在立案的当天,被告情绪激动地要求法庭开庭审理。

  原告气呼呼地说:“能调解还会掏钱到法院打官司?我就不信打不赢这场官司!”

  “从立案到审理,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再快,也要给双方举证、答辩期限啊!但是,调解可以随时进行。”刘文涛好话说了一堆,原被告还是拒绝调解,坚持在法庭上见高低。

  3月15日一上班,两个中年人便一前一后走进了柳林法庭。走在前面的人红着脸对刘文涛说:“问题我们协商解决了,老宋和老赵可以作证。给我办撤诉手续吧!”另一个紧跟着说:“这事儿都怨我,上下楼邻居有啥事不好说,就怨我不懂人情世故。”

  仅仅一周时间,双方态度为何转了180度?

  刘文涛微微一笑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我有"秘密武器"帮助。”

  一旁的柳林法庭庭长王鸽“解密”说:“就是借力社会法官的作用。”

  这起案件简单的可以用“鸡皮蒜毛”来形容。原被告是上下楼邻居。原告说,被告新换马桶后,把下水管敲坏了。被告说,是原告最近安装的热水器出了问题,跟他家没关系。

  了解完情况后,刘文涛当即约见当事人所在辖区的社会法官宋增喜、赵建军,让他们帮助了解两家纠纷的来源,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宋增喜、赵建军与原被告双方住得并不远,彼此都相识,经实地察看后,认为责任在楼上的被告身上,修缮一下不过花费三四百元钱。他们与被告谈心时说:“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谁都懂。卫生间渗水,楼上的住户咋会没有责任?修一下能花几个钱?”解开被告思想上的疙瘩后,他们又找到原告聊天。最后,他们把原被告叫到一起协商解决方案。

  “法庭遇到的大部分民事案件,就是这样的民间纠纷。说大,处理不好就可能出大事;说小,处理好了就是一团和气。”刘文涛说。

  自2005年12月初任法官以来,刘文涛已累计审结了1600多起民事案件,没有一起因程序或实体问题改判或发回重审。

  办案质量和效率之所以这么高,庭长王鸽解释说:“他善于在"调"和"解"两个字上做文章。而借力于社会法官的力量,发挥社会法庭的作用,让他把调解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柳林法庭的统计数据表明,刘文涛审结的案件调解率逐年提高,在2010年所审结的337起案件中,以调解及撤诉方式结案的占88.9%,是同事们公认的“调解能手”。

  “社会法官擅于用当地群众熟悉的语言与当事人沟通,能够准确把握双方争议焦点,大大提高了调解结案率。通过与社会法庭结合办案,我学到了更多的办案经验,提高了化解矛盾的能力。”刘文涛感叹道。

  在刘文涛的感叹声中,记者来到了设在庙李镇安泰社区的庙李镇社会法庭,也见到了被当事人称为“老宋”和“老赵”的社会法官宋增喜、赵建军。

  “王鸽庭长每周至少两次到社会法庭了解情况,及时分析案件发生的规律,寻求化解矛盾、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副庭长崔海亮常驻社会法庭,帮助社会法庭调解纠纷。”赵建军说。

  王鸽告诉记者,柳林法庭辖区内分别成立了柳林社会法庭和庙李社会法庭,均有明显的标识,配备了办公室、圆桌调解室等设施。社会法官由热心参加社会法庭工作、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的调解纠纷能力的辖区居民担任,通过本人申请、基层组织推荐、乡镇确认等程序产生。对经社会法庭调解终结的案件,经当事人申请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人民法庭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制发调解书,确认当事人调解协议的效力。

  “社会法庭切实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法庭的工作也取得了更多当事人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王鸽深有体会地说。

  本报郑州3月16日电

  


  社会法庭生命力强劲

  点评

  张立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创建社会法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社会上、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寻求解决纠纷的新力量,从源头上寻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以求案结事了。

  作为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的一个探索,河南的社会法庭有待于进一步加以完善,但毕竟已经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判断一个新生事物有没有生命力,应该有两个基本的标准:一是有没有适宜它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二是它能否发挥应有的效果。

  社会法庭的价值和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在解决民间纠纷和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基层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的受案数量是否下降,信访案件是否下降。数据表明,全省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趋势,社会法庭的效果已经明显显示出来。这说明,通过社会法庭把鸡毛蒜皮的小矛盾都解决了,这些纠纷就不会演化为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的传统民事案件就会下降,面临的涉诉信访形势就会明显好转。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