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碳排放对比
《环球》杂志记者/易萱
不久前,陈芳去看望在美国定居的姐姐。一天早晨她在姐姐家的阳台晾衣服,没想到两个穿制服的物业人员敲门告诉她,她被邻居投诉了。
听了小区物业人员的解释,陈芳才知道,原来美国一直都有“晾衣绳禁令”——在阳台晾衣服是违法行为。在美国,晾衣绳往往被一排排自动烘干机取而代之。
自动烘干机、汽车以及中央空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美国式“文明”,但人们容易忽视的是,这些物质进步的背后,常常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中美家庭的碳排放究竟有多大差别?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以“碳足迹”的概念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账本上的十倍之差
碳足迹来源于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它是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的一种标示方法。碳足迹越大,意味着在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耗用的碳越多。
根据中美两国的人类学和消费数据,研究低碳经济的石敏俊教授建立了两国“平均家庭”的模型:
露丝(美国)一家有三口人,居住在兰开斯特,一个离费城一百英里的小城。几年前,这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购买了当地的一栋2层独体别墅。露丝每天7点半准时起床,洗澡之后来到厨房,准备好全家人的早餐。所有的食品都是露丝开车到沃尔玛超市采购的。她的女儿搭乘校车上学,露丝和丈夫则每天各自开车去公司。全家人一年度假一次,去年他们开车去了加州。
甄女士(中国)一家三口居住在北京知春路,2003年她和先生购买了一户两室两厅116平米的房子。甄女士所住的小区都是6层楼,没有安装电梯。甄女士每天6点起床,步行至小区门口买早餐。平时她先生开车到东四上班,甄女士和儿子的出行则基本是坐地铁。甄女士家里平时没有人的房间绝对不会开着灯,鱼缸换出来的水也都用来冲厕所和拖地板。
根据模型,石敏俊分别为中美两个家庭算了一笔账(见表1)。在碳消耗上,露丝一家的碳足迹为57吨,人均约20吨;甄女士一家的碳足迹为6.1吨,人均约2吨。从帐本上看,不论是家庭总量还是人均,美国家庭的碳足迹都是中国家庭的近10倍。
根据2007年英国研究并出版的《低碳生活指南》,通过铁路将1公斤大米运输600公里,要排放1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此算来,露丝家一年的碳消耗相当于这袋大米坐着火车绕地球赤道855圈。
差异源自何处?
根据账本,露丝一家用于居住和交通的碳足迹分别为16.5吨和16.2吨,两项一共占据了家庭碳消耗总量的60%;甄女士一家用于居住和饮食消费的碳足迹分别为1.5吨和1.2吨,两项一共占据了家庭碳消耗总量的45%。
石敏俊指出,中美家庭在耗碳方面的结构差异十分明显。美国家庭的碳足迹中居住和交通出行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中国家庭的碳足迹则以居住和饮食消费为主。
2010年美国能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在所有西方国家中排在首位,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间约为71平方米。而中国截至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3.6平方米,不足美国人均居住面积的一半。
由于居住环境不同,两国家庭在居住上的碳消耗相差迥异。专家指出,房屋面积越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电气能耗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像露丝这样的美国家庭,在碳消耗方面很有可能相当于一栋12户的中国居民楼的碳消耗量。
而甄女士一家人在衣食住行所有方面的耗碳量加在一起还不如美国家庭在饮食方面的碳足迹高。根据中华商务网的统计数据,洗碗机在美国社会的拥有率早在1988年就已超5成,2003年则超过了70%;家庭烤箱的使用率更达到了90%以上。这两种电器的碳排放量都非常惊人。
中美家庭碳足迹差距最大的一项是交通出行,差距高达17.2倍。 石敏俊认为,这是由美国社会的高汽车拥有率造成的。同样走一公里路,开汽车的碳消耗是骑自行车的40多倍。
如果地球人都过美国式生活
根据石敏俊提供的数据,2009年中国的人均碳足迹为3.96吨,碳足迹总量为52.82亿吨。据挪威学者的研究,2009年美国的人均碳足迹为28.55吨,碳足迹总量为87.22亿吨。如果中国人均碳足迹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那么中国的碳足迹总量将达381亿吨,要比2009年全球的碳排放总量还要多。
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均碳足迹现在为1.78吨,如果中、印的人均碳足迹都达到美国的水平,两国的碳足迹将是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3倍。
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庄贵阳博士指出,高碳不仅在资源方面对地球产生压力,同时在环境方面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为了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革命前的2C水平以内,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水平不能超过105亿吨。按照庄贵阳的计算,如果全球人均碳排放都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全球每年的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944亿吨——相当于排放目标量的18倍多。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在2009年公布的报告预测,若全球气温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平均气温上升2C,将有多达30%的生物面临绝种危机。英国《卫报》的相关报道也预测:“气温升高3C将使数百万人遭受洪水危害;升高4C会严重影响世界粮食产量。气温升高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2亿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
来源:2011年3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北京的“低碳家庭”实验
《环球》杂志记者/焦东雨 实习记者/李蕊
这并不是一间豪宅。但是从低碳的角度看,这却是一栋地地道道的模范小屋——
小屋墙体外立面由植物纤维和旧塑料压制而成,屋顶外部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
西向的墙体全部为落地的四层真空玻璃(两层中空玻璃之间又抽成真空),增强了保温和隔音性能。玻璃墙外遮阳窗的玻璃上贴有太阳能光电膜,这是一种更轻更薄的太阳能电池,适用于玻璃和墙体,在发电的同时不影响采光;
室内墙面采用农业剩余物麦秸制成的人造复合板材,比常用的木制刨花板硬度、稳定性和防水性能更好;
天花板安装了若干零能耗的换气扇,通过内部调节风门角度控制进风量引入外界自然风,而通往二楼的楼梯起到烟囱效应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
室内空调采用地板辐射和顶层毛细辐射技术,前者已开始在居民家庭推广,后者模拟叶脉和人体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天花板上,通过热水或者冷水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或者制冷;卫生间的照明采用光导管照明技术把外界的自然光导入室内,不耗费一度电……
以上描述不是科幻小说对火星生活的畅想,也并非科学家对未来科技的展望。它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可又似乎很遥远,离普通家庭的生活远隔千里。这里是北京市东城区南馆低碳生活示范园,那栋房子叫“低碳小屋”。
低碳样本
低碳生活示范园其实并不神秘。天气晴好的周末,很多附近的居民会到园子里健身娱乐,有人跑步,有人扎堆下象棋。这里也是北京第一座利用“中水”造景的公园,附近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到这里经过处理成为公园内人造湖泊的水面。
园内除了有低碳小屋,还有一间厨余小屋,里面安置了一台大约2米多长、1米多高的箱状机器,叫厨余处理机。据园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园内以及周边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投进机器,经过大约一周时间,就会生成黑色的颗粒状物。垃圾就变成了肥料,可做家用花肥,也可用于公园植被施肥。
园内的小径旁边还安置有休闲长椅,地面的说明显示椅子制作原料来自856个容量250毫升的牛奶利乐包装。
园内的一个小广场由透水砖铺就,这样雨水会不受阻隔的渗透到地下得以再次循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期工程计划所有的硬化路面都会采用透水砖,并会以“地书”形式向游人介绍低碳、生态知识。
一起接受工作人员导览的还有一位叫王信璇的女士,她是北纬路中学的地理教师。“我们家的房子冬天就特别冷,尽管开着暖气,但还是需要开空调。很多家庭还有电暖气”。根据王老师的经验,房子保温效果不好,是导致电能消耗过高的重要原因。
现在,王老师正在积极参加“自然之友”的“低碳家庭改造”活动,入选的家庭将有专家顾问团实地勘查并做出改善规划建议,而且每户家庭还将会获得最高不超过一万元的改造资金支持。
2011年2月20日,自然之友在北京正式启动“宜居要好房,好房要节能”活动。根据活动计划,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将对北京25户家庭进行低碳节能改造,“打造出一批样板家庭,让大家真正看到低碳的效果。”
“作为本土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希望通过推动社会和家庭层面的行为改善,来回应关于气候和低碳的讨论。”该组织的副总干事张赫赫对《环球》杂志说。
梦想与尴尬
有一段时间,身边的朋友都调侃邱继哲的工作是“如何让动物住得比人还舒服”。那段时间他做生物环境系统研究,比如如何让猪舍室温维持在16-20摄氏度之间,如何控制室内风速不要超过0.18公尺/秒。研究范围包括猪舍的空气温度、湿度、粉尘量、换气率、日照量等等。因为只有在最舒适的环境下,猪才能最健康地成长并回报人类最高的产肉量。
邱继哲来自台湾,受自然之友邀请来做这次低碳家庭改造说明会的讲师。
邱继哲的经验来自几年前对自己在台中的小家的改造。那套房子处于顶楼,视野开阔,然而西晒强烈。夏天室外32摄氏度,室内却高达38度。先前的房主就是受不了高额的空调电费而低价出手的。不仅如此,那套房子还蚊子成灾,因为楼房的下水管道积水繁殖了大量蚊子,它们通过厕所的抽风扇飞进了家里。
邱继哲开始发挥自身所学,自己动手,给屋顶做了隔热层,改原来的窗子为双层窗,给室内墙体加装了隔热层,在排气扇抽水马桶上装了逆止阀门,把所有的灯泡都换成了节能的LED灯……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之后,邱继哲俨然已成为一个节能改造专家。
“北京的家居建筑与台湾非常类似,开发商提供的设备和房屋设计都非常耗能,因为毕竟掏腰包付水电费燃气费的不是开发商。所以这些房子“低碳、节能”的潜力也非常高。”邱继哲告诉《环球》杂志记者。
张清文是北京轻舟装饰的工作人员,也是自然之友低碳家庭说明会的讲师。他对自然之友此次活动能否成功选出25户合适的家庭参与改造表示担忧。根据《环球》杂志记者亲身参加的两场说明会的观察,每场活动到场的人数不过10人左右。在自然之友整个2010年的社区宣传活动中,工作人员也发现参与的人群以“银发族”为主。排除老社区以老年居民为主的因素,年轻人工作繁忙事务繁杂、不在意节电节水这些小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毕竟低碳环保类的产品还未普及,不能批量生产而造价较高,再加上美观方面的考虑,消费者往往还比较犹豫。目前提低碳和环保还是一件叫好未必叫座的事情。”张清文说。
北京节能环保超市的经理陈恒武也是自然之友低碳家庭系列说明会的讲师之一,不过,他的环保超市目前经营困难,客流不足。在他看来,消费者接受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的新型节能产品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节能产品价格较高、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会或多或少与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有一些冲突,所以只能慢慢地让人们转变观念,而不能像“拉闸限电”那样让人强制改变生活习惯。
另类探索
牛健是自然之友在活动中发现的本土“低碳达人”之一。他非常健谈,但他更为擅长的是搞阳台绿化和屋顶种植。他的家也在顶楼,通过室内的小楼梯还可以通到楼顶的阁楼和露台。
他家的客厅有一堵绿植墙,一层一层的绿色植物,在LED灯的微光照射下,发出绿色的荧光。像这样的绿植墙,在他家的阁楼上还有两堵。而最让《环球》杂志记者倍感神奇的是,他变魔法似地打开一个书柜样子的柜子,里面居然也是满满两堵绿植墙,中间放了一把沙发椅。牛健说这是为了“把森林引进城市,引入家庭”而创造的“森林浴舱”。
记者坐了进去,关上两扇门,里面的温度和湿度明显与室内不同,并且还有潮湿的泥土的芳香和植物发散出的特有味道。
在他家的露台上,记者看到了在两米高的架子上栽种的小西红柿。他甚至还在长花槽里种了水稻。面对记者惊叹的眼神,牛健指着隔壁露台上搭的遮阳棚笑着说:“本来好好的空间,可以利用太阳的能量恢复些绿色,改善周围小气候和生活环境,但现在很多人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只好将天赐的阳光和太阳能拒之门外”。
他说,很多人有做屋顶和阳台种植的意愿,但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是要给居民提供一些帮助和引导”。
在牛健看来,屋顶种植和阳台绿化,不是简单的绿化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城市人的精神需求问题, “中国的国情不能与欧美比,人多不说,适合生存的土地也不过是国土面积的1/3。所以,现在提倡低碳,最根本是要让城市恢复生态循环,让城市在满足居住功能之外,至少还得恢复部分生态功能和食物供给功能。现在每用一块土地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原来盖的房子也要不同程度的逐步恢复这些功能。”
“楼顶或阳台的一块菜地不仅能产出新鲜时令蔬菜,作为一块绿色,还恢复了生态。它可以提高室内氧气含量,降低室内温度,调节空气湿度,也自然减少了电器的使用。所以教市民在屋顶和阳台种植蔬菜,其根本是要引导整个社会认识到逐渐恢复城市里土地的循环再生能力才是解决现在环境气候问题的根本——每天看电表太痛苦,种种菜挺开心的,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牛健说。
来源:2011年3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