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朔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煤炭资源整合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2011年03月18日05:36
  ●协议签订、矿井接管、证照换发、资金补偿、关闭矿井等工作圆满完成 ●地方煤矿企业由134座重组整合为66座,年产能由6156万吨提升为8490万吨

  ●保留矿井全部实现综采,全部达到9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

  ●煤矿复工复产有序推进,32座矿井正常生产、开工建设或正在进行复工复产前整改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桂小纯 焦玉强 齐作权)矿井系统改造有条不紊地全面铺开,全部实现综采综掘生产,地面综合楼、调度室、餐厅、公寓楼等工程建设正热火朝天,投资3亿多元的输煤皮带长廊正向5公里外的山下延伸……3月6日,记者在山阴县华夏煤业公司看到,经过资源整合的洗礼,这个两年前年产仅30万吨的民营煤矿,目前已初具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化煤炭企业的规模。

  截至目前,占全省煤炭总储量1/6的朔州市,在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中一举拔得头筹。协议签订、矿井接管、证照换发、资金补偿四项指标圆满完成;应关闭矿井68座,已全部关闭到位。地方煤矿企业由134座重组整合为66座,年产能由6156万吨提升为8490万吨;保留矿井全部实现综采,全部取消炮采,全部达到9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煤矿复工复产有序推进,32座矿井正常生产、开工建设或正在进行复工复产前整改工作。全市形成国有大集团和地方骨干企业各占半壁江山的办矿格局。

  多年来,朔州煤炭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数量速度型的路子,效益的增长靠的是“多打洞”、提产量。如何把握这次兼并重组整合的机遇,做大做强煤炭支柱产业,有效提升煤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整合中,朔州市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兼顾各方利益,优先市场运作,全程阳光操作,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提速”。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是坚持分级负责。市政府主要负责宏观协调指导,出台方案,制定政策,搞好服务,放手让县区和企业自主运作,成熟一家实施一家。二是实行了市县领导包点责任制。市县区领导包点到县区、到矿,全程跟踪、负责。三是实行政府、兼并主体和被兼并企业三方集体协商机制。四是市县两级部门联合办公,提高效率。

  优进劣退,科学规划。既按照《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规划》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又充分考虑本区域矿井布局、现有产能、生产现状,坚持成片重组整合,适应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针对外来大企业大集团兼并重组地方企业先签协议后进驻;二是针对地方企业之间的互相兼并先进驻后协商。三是“三个到位”同步推进。边谈判边评估,边组建班子,边整理换证资料,评估报告一出来马上签协议,协议一签就进驻,班子同时配齐,换证工作也同时上报,有效加快了工作进程。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协商与协调相结合。在兼并重组后期,为了尽快攻克难点,打破僵局,把 “以企业协商为主”转为 “以政府协调为主”,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坚决防止部分矿主漫天要价;二是协调部分大集团作出适当让步;三是政府出面选择评估机构,由政府和企业双方各派员参与,形成比较合理的评估价格,兼顾了各方利益。

  兼并重组带给朔州市煤炭产业的深刻变化正逐步显现:煤炭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煤矿标准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全市共生产原煤1.52256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33,同比下降了85%。全市总投入100多亿元,目前已有44座煤矿建成机械化综采工作面。

  短评:

  目前,全省煤矿资源大整合已进入扫尾阶段。两年多来,它带给我们的,除了矿井年产量翻番、企业规模扩大等变化外,更深刻、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在选择究竟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来做整合主体时,朔州市委、市政府并没有简单武断地厚此薄彼,而是以产业水平标准为准绳,坚持优进劣退,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阳光操作。如今,这一科学的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各个兼并主体通过积极整合,实现了发展壮大。参与兼并各方利益得到了兼顾和保障。科学推进,一步争先,朔州煤炭产业藉此华丽转身。

  重组整合后,朔州国有和民营煤炭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如今,这些脱胎换骨、面目一新的企业正放眼全局、借势而为,或固本强基、从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做起,或严格标准、从建设一流矿井做起,或转型跨越、从努力建成一流现代化新型企业做起为山西煤炭产业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所有人并肩而战!

  (编辑:力国才)

  作者:桂小纯 焦玉强 齐作权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