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四川日报:修地铁重要,保护树木也重要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19日13:27
  近日,一场“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将南京因修建地铁对法国梧桐树移植事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3月14日,南京市政府回应“法桐让路”之争,表示,感谢市民和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地铁指挥部和市城管局将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地铁车站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满足地铁施工最低要求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少移植树木,并采取一切措施做好行道树的保护和施工后的绿化恢复工作。(据3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扬子晚报》)

  对地铁方案的设计者来说,恐怕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日后会引发出这么一番“法桐让路”之争,在要路还是要树的PK中,许多人会“声援”法桐,会站在保护树木一方,最终促使原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

  尽管近些年来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绿化意识,包括保护树木的意识在逐渐提升,但不得不说,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城市,每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似乎砍树没商量;一些道路,修好一两年两三年就重新翻造,把绿化推倒重来,压根就没把保护树木太当回事。要进一步追寻原因,那就是有关机构在设计方案时就没怎么把公众的意愿放在眼里,许多考虑难称周详。

  南京市政府注意到社会舆论的反应,及时与公众沟通,表示为保护树木和绿化恢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使事态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政府负责任的表现。事实表明,地铁站规划建设的科学合理,与行道树的保护并不是非此即彼不相容,这事儿是有进一步兼顾余地的。保护树木这项工作,不是做不了,做不好,当中还有个尽力不尽力的问题。

  这次南京的“法桐让路”之争之所以获得政府重视,可能我们还得感谢法桐,感谢南京。因为作为南京的城市形象符号之一,高大的法桐承载着诸多历史、人文乃至感情内涵。这样的语境中,“法桐让路”才会引发广泛关注,促进更好的方案产生。试想一下,如果这事不是发生在南京,如果伐移的不是南京的“宝树”法桐,结局也就很难说了。

  但这件事对其他地方也有警示或者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保护树木的意识和宣传一刻也不能放松。城建者们绝不能以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便是尚方宝剑,可以粗糙行事、通吃一切,无视树木对市民的意义、废除多年来的绿化积累成果。

  十年树木。城市中的树木成景成材着实不易。要建设项目还是要树,绝不是一个简单地算经济账问题。在人们生态文明意识渐浓的今天,算经济账的同时还要学会算政治账、算法律账,更要学会算生态账。南京的护树行动之所以会得到市民响应,说明它的确契合了群众的诉求。我们常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各级城市规划建设和园林绿化部门,是否应该更加重视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情感,进一步提升树木保护意识,把“竭力保护树木”作为经济和环境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常识,贯穿到工作的始终?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UN91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