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央行昨天发布《2010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流动性仍将充裕,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和粮食价格可能维持高位运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加大。
大宗商品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 央行报告预计,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将继续拉动全球复苏,各种有利因素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全球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增强,复苏基础更加稳固,未来全球经济可能迎来更快增长。
发达经济体总体上将延续宽松政策环境,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可能维持高位运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通货膨胀、资本流入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可能加大。
2010年9月,国际大宗商品CRB现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状态、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地缘、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
央行认为,全球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油价和粮食价格上涨风险,能源价格坚挺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将提升农业生产成本,加之国际市场对粮食需求逐步增加,国际粮食价格面临上涨压力。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将诱发结构性通胀风险。
专家建议人民币升值缓解通胀压力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趋势为中国“抗通胀”带来压力,而专家建议人民币加快升值,以缓解输入型的通胀压力。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如果人民币能在2011年升值5%,中国对铁矿石、原油以及大豆的采购将至少节约1000亿元,人民币加速升值,有利于控制输入型通胀。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贸易收支只是影响汇率的一个方面,目前无论是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还是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加快升值都非常必要。
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580,再创历史新高。从去年6月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累计约4.2%,而今年以来的3个多月升值幅度已经接近1%。
在日本地震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动荡之余,中国央行仍然在上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刘利刚表示,这表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更多地选择了“超前看”,而非考虑短期不利因素的制约。同时也表明央行压制通胀及管理通胀预期的决心。
货币竞争性贬值风险仍存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复苏还面临着不少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货币竞争性贬值的风险依然存在,一些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政策仍不容忽视。
去年,包括美元在内的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以争取经济复苏动力,日本、巴西、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多国政府干预汇市引发一场“汇率战”。央行表示,鉴于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欧洲出现债务危机,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受阻,推出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宽松政策的延续和力度的加强,有助于发达经济体以及全球经济对抗下行风险,但对经济已完成反弹的发展中国家会造成较大影响,抵消其政策退出效应,一些国家面临信贷扩张、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货币竞争性贬值的风险依然存在,一些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政策仍不容忽视。
作者:苏曼丽
(责任编辑:UN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