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厂员工曝工厂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老板偶尔想到时
才会给我们发个口罩 区政府正积极搜寻曾在厂区内外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安排免费体检
本报驻台州记者 陈栋
“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坐落居民区,因为“政策”问题6年多都没有搬迁,最近该公司被曝出污染环境,已造成工厂周边百余居民血铅含量超标。
事件发生后,台州市路桥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积极应对(详见本报3月24日A12版、3月25日A9版),并寻找曾在该厂工作过的员工,给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和医疗援助。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峰江上陶村,一些曾在电池厂里上班的员工告诉记者,厂里几乎没有给他们提供过防护装备,甚至还拖欠工资。
区政府正在积极搜寻厂内外员工
安排他们回来体检
昨天,记者在“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的厂区,已经找不到一名员工了。记者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两名仍留在峰江街道的员工,其中一名叫屠从江(化名),来自贵州。
屠从江告诉记者,自事发后工厂被关停,厂里的员工就散了,有些回老家,有些另谋职业。“很多人都没有手机,所以现在很难联系上。”
屠从江介绍说,电池厂里有200名工人,早前还有个别工人是本地人,后来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了,其中工龄最长的已有10年,从电池厂2001年建厂时就已经在了,大多数员工工龄在三四年以上。
“这事发生后,那个工作了10年的老员工去做了体检,结果查出铅超标,听说回老家休养去了。”
屠从江说,大多数员工都没有体检的打算,因为体检要花不少钱。“再说查出来又能怎样?还是没钱治疗。”记者告诉他,目前路桥区政府提供免费医疗援助,他很惊讶,表示并不知情。
随后,记者联系了峰江街道办事处负责安排体检工作的於主任,於主任告诉记者,体检登记工作仍在继续,主要针对电池厂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不论曾经是否是厂里的员工,都给安排体检。“因为目前电池厂的员工名单无法拿到,这些外来员工四散各处,很难联系上,但我们会尽最大可能找这些员工回来接受体检。”
工作两年的员工
从未接受过定期身体检查
屠从江表示自己在电池厂里已经工作了2年多,对单位的情况比较了解。
“刚到厂里上班,觉得气味很大,人很难受。后来习惯了,也就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了。”
记者问他在工作时有没有一定的防护装备和措施,屠从江直摇头,“从来没有什么特别措施,只是偶尔老板突然想到了,会给我们一人发一个口罩。”
当被问及老板是否给他们做定期身体检查,有无按照规定给他们办理医疗保障等情况时,屠从江表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为此,记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核实,但遭到拒绝,劳动保障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资料均属企业隐私,非内部人员不予查询。
采访过程中,屠从江显得有些胆怯,还反复叮嘱记者不要和老板说是他说的。记者追问后才知道,屠从江已经3个月没拿到一分钱工资,而且像他这样被老板拖欠了工资的员工还大有人在。“我现在至少还有5000元的工资扣在他手里,我们都不敢得罪他,只能希望他早点发工资。”
老板接受调查
自认为一切操作符合规定
“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是于2001年4月5日创建的,厂址最先是设在路桥路南街道,2005年搬迁到峰江街道,去年年产值约870万元。
记者昨日多方辗转打听,终于拨通了“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老板应建国的电话,他表示自己正在公安局“办点事情”。
当被问及厂里的安全生产保障时,应建国很肯定地说,自己有给员工提供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且保障什么也都有的,并且按照标准定期给员工体检。”
记者告诉他,环保部门在他的厂里发现了私自铺设的暗排污水的管道,应建国当即否认:“没有这样的事情,我的厂子在运作过程中都是遵纪守法合乎规定的。”
当记者询问他打算如何解决这个事情时,应建国借口民警找他有事情,随后将电话挂断了。
120急救“考试”,无人拿满分
兄弟,快点,再快点!胸外按压一分钟至少100次,你才72次,加油!
这是宁波市近日举行的急救知识比武大赛,9支县(市)区120急救队伍进行模拟急救较量,选手们正在给昏迷的病人进行胸外按压。
比赛结束后,担任评委的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宗建平说,参赛队伍总体表现不错,但普遍存在胸外按压频率不够快的问题。
“心肺复苏最新国际标准为胸外按压每分钟不少于100次,几乎没有医生达到这个频率。”宗建平说。按得快,病人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本报通讯员 王钢 林柱洲 本报记者 周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