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洋 通讯员王利平)把未经证监会批准上市的小企业鼓吹成“潜力股”,再让经过洗脑的业务员推销“原始股”。
近日,王某、高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朝阳检察院批捕,涉案金额高达6300余万元。
检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刘某、周某等人,于2005年9月花费10万元,从一家中介公司手里购买了一家注册资金显示为1000万的投资公司,刘某等人又先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名目众多的公司,对外宣称为集团。刘某作为该投资集团公司的实际负责人,通过犯罪嫌疑人高某联系未上市公司,并对未上市公司进行“包装”,随后组织业务员,向公众推销未上市公司的“原始股”。
检方认定,2005年底至2008年8月间,该集团以每股4.6-5元的价格向260余人,出售多家公司的未上市股权1300余万股,金额达6300余万元。经调查,在售出的“原始股”中,未上市公司每股获得0.6元,中间人每股提成0.2元,其余的都由集团公司获得。其中,犯罪嫌疑人高某提成达几百万。而购买“原始股”的群众,“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甚至上百万打了水漂”。
根据举报,王某、刘某等犯罪嫌疑人被控制。
目前,王某、高某等9人因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批捕。
讲述
洗脑培训 业务员向亲友推销
一名涉案集团的业务员小刚(化名)称,集团的培训近乎于“洗脑”。“集团讲师”、“高层领导”称集团已帮多家企业上市,上市后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翻了好几倍,很多人因此发财。
“集团公司许诺的提成、晋升制度也很吸引人。”小刚介绍,业务员每售1万股提成2000至3000元,业绩好的奖励一台笔记本电脑。根据业绩,底层员工还有机会成为投资总监甚至副总。因此,他和多数业务员都雄心勃勃,并未对公司的行为产生怀疑。
小刚称,业务员为了多拿提成,不惜向亲友下手,招揽业务。他们宣称这些公司连续多年盈利、有国家扶持。有业务员甚者谎称,未上市公司已向证监会递交材料,已具备上市条件,“唯一问题是股东人数不够”,希望客户成为股东。
涉案流程图
成立集团:嫌疑人花钱购买一投资公司,并陆续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名目众多的公司,对外宣称为集团。
寻找未上市公司:嫌疑人通过集团与未上市公司签约,约定未上市公司转让股权,集团负责融资。
包装未上市公司:根据未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嫌疑人对资料进行修改,夸大公司盈利情况和市场前景,制作出宣传册,对外宣称负责销售未上市公司原始股。
宣传:犯罪嫌疑人、集团原总裁王某多次通过报刊媒体宣传集团形象,扩大影响力,使购买者对所购原始股的合法性深信不疑。
推销“原始股”:犯罪嫌疑人制作《股权转让协议》、股权卡等,向市民售股。
(责任编辑:U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