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身体不适也会先上网搜搜看。然而,网络医生的真假难辨给网上求医的患者带来很大的迷惑与不便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有什么健康问题,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或找个网络医生咨询一下,既方便又省力。可记者调查发现,实际生活中,网上在线咨询或答疑的效果却大打折扣,值得警惕。
网上医院
一病诊出多个结论
2月16日,太原市民王杰身体出现不适,想上网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一家健康网站,他输入自己的症状:“喉咙疼痛,牙龈微肿,四肢无力……”不一会儿,就收到多位“在线专家”的热情回复。
“你的情况是内火过盛导致的,可以吃阿莫西林和维C银翘片,几天就好。”一位姓王的医师开始与他“对话”,建议做一些特殊调理。这时网页上又出现了另一位张姓医生诊断:这个症状属于感冒后造成的。张医生还建议:“口服双黄连口服液和红霉素治疗,如疼痛再服用芬必得。”
同一病症得出不同的结论,王杰一头雾水,最后他还是选择去医院。王杰告诉记者:“如按网上的医嘱吃药,出了事咋办?”
健康网站医术难断,医院网站的在线咨询情况又如何?记者打开我省的多家医院网页,在公立医院的网站上,一般都有专家的出诊时间、研究成果、获得荣誉等内容,没有专家的答疑解惑“对话”窗口。而记者打开的所有民营医院网页,均会主动跳出一个 “对话框”,“您好,欢迎太原市的朋友!”“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吗?”等主动而热情的问候不期而至。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记者向一家医院的 “在线专家”进行咨询:“我食欲差,是不是得了厌食症?”医生答复:“如果发现自己身体过瘦,睡眠不好,一定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潜在影响。”待记者想进一步询问病情时,专家立即提出 “最好来我们医院做一下检查”。
记者发现,这些在线服务平台通常会在询问病情后,直接建议咨询人去自己所在的医院做更深入的检查,还会极力向你推荐某某专家:“某主任医师,原在公立医院工作数十年,退居二线后来此坐诊。”“某专家独创中西结合疗法,疗效卓著。”见记者还在犹豫,他们又打出了优惠牌,“如果现在预约,可以免去你的挂号费。”
专家咨询变成 “拉客户”“搞促销”,让一些网民难以接受。“每次想咨询一些简单问题的时候,医生都会说得很严重,然后要我到医院做检查,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一位曾接受“网上”建议的刘先生说。
网上答疑高手,还是新手?
“我们不是医生,也不会假冒医生去欺骗患者,只起必要的引导和服务作用。”2月21日,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客服中心主管王静对记者说。
“到网站上咨询的患者有的突发眼病,心里十分害怕,有的已"久病成医",还想考考我们。”王静说,“遇到红眼病、突然充血、掉进沙子等常见问题,我们都会准确地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并提醒他们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会先请教专业医生,然后再给患者答复。”
王静说,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开业之初,设置了方便患者就诊的客服中心,近两年来接到了数以万计的咨询和服务,工作人员也由当初的1人增加到现在的3人。绝大多数患者在咨询时都会对自己的病情产生误判,进行适当的提醒十分有必要:女性不能化着眼妆来看眼病,近视患者手术前必须摘掉隐形眼镜一周,酒后不能看眼病,白内障术前检查最好空腹。
网上答疑给上网求医的患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由于个别医院客服人员的水平有限,或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几家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阶段,网络只是承担一般性的咨询功能,由于受条件所限,各医院网上答疑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有真正的专家,但非常少,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还聘用纯粹的医学爱好者。
一网络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真正的网络医院不仅具有咨询功能,而且应该建成一个方便患者的网上医疗机构,无论患者走到哪里,病历都能从网上调出来,这样就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患者看病就不用拿着病历等有关资料奔走于各个医院之间。然而,办一个好的网络医院需要调动庞大的资金和社会资源,目前只能是设想。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的专家号是“一号难求”,要去挂他们的号,往往得起早排队,如果能与他们网上对话沟通,获得帮助与指导,对于大众当然是一件好事。
也有专家指出,看病难、看病贵才是许多人选择网上看病的起因,网络医生“火”的背后预示着庞大的现实需求,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潜力。
把脉网医前途光明 道路坎坷
“一种疾病可能有很多种症状,一种症状又可能是多种疾病共有的,或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医20余年的医生张萍表示绝不进行网络诊断。她建议患者看病还是要在诊室和医生面对面,通过医疗手段确认病情,不能盲目相信网络的只言片语。
张萍说,国家明确要求,在网络上只能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不能对患者看病,不能开处方,也不能卖药。但一位深谙网络健康保健的人告诉记者,有些网站打起了“擦边球”,以医生建议的名义向患者推荐药品,而那些小医疗机构也在利用网络拉病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2002年,卫生部要求医疗信息网站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之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所有的卫生信息网站,只能提供卫生咨询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属于医疗行为,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
2009年7月1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措施》正式实施。该《措施》虽然对医疗保健信息的公布提供了范例,却没有对网上诊疗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而有些网站打起了“擦边球”,以医生提倡的名义向患者推荐药品。
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用出门挤车,不用排队登记,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寻医问药,内里肯定有蹊跷。网络医生,无利不起早,他们无非是诱导病人进他们医院,去看病和卖药,网上免费咨询的秘密是利益在作祟,而一些小医疗机构也在使用网络医生拉病人。
张萍说,看病最好是面对面,望触叩听(中医指望闻问切)才是诊病基础。网上的问询并不可靠,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疾病的表现更是千差万别。再者,网上看病不但缺乏必须的检查,而且网络医生是否具有医师资格无从查证,一旦出了医疗事故,不但后果难以想象,就连投诉索赔都毫无蹊径。
本报记者 张隽波
(编辑:力国才)
作者:张隽波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