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这一机构首次转变对资金自由流动的支持,称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热钱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经济。
务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转变立场之际,巴西、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已对热钱流入实施管制,以阻止本币进一步升值并防止资产市场溢出泡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前一贯支持各经济体对现金流动敞开市场,附和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有关客户资金自由流动的要求。现阶段,发达经济体超低利率和新兴经济体高利率之间的利差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新兴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用“非常
务实”的眼光审视资本管制,包括动用税收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限制现金流在各国进进出出。
“热钱管制无法替代正确的经济政策,”他说,“但当正确的经济政策已就位时,短期使用这类工具将有必要。”
框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这份文件为“
框架”,而非“指引”。路透社评论,这一名称体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夹在新兴与发达经济体对待热钱截然不同的态度之间并选择折中。
这一组织成员围绕热钱管制产生的紧张情绪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大股东均持管制有害的观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推动一些亚洲国家施行痛苦的财政紧缩措施。
如今,“
框架”建议经济体如何使热钱管制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为二十国集团试图确立的资本管制“行为准则”奠定基础。
“框架”勾勒出在何种条件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认可资本管制。文件写道,政府应努力使资本市场纵深发展,从而吸收现金流。鉴于这非一朝一夕之功,政府必须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形成第一道防线,例如升值本币、购买外汇储备、调节利率并收紧预算等。
如果一国货币遭“低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反对其施行热钱管制。如果管制势在必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希望管制措施不对境外资金构成歧视。
争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一些成员质疑“框架”,称其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更多限制,而非帮助。
代表巴西等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成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务董事保罗·诺盖拉·巴蒂斯塔说:“这份报告处理资本流动事宜的方式带有偏见,分析有待完善……我们认为,现有讨论存在一种企图,即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多干预新兴市场国家政策埋下伏笔。”
一些中央银行和政府财政部官员认为,市场才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仲裁者。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他们不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涉如何管理资本账户以及其他政策……担心这将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收紧对新兴市场监督的工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一举动可能引发有关热钱起因的大讨论。新兴经济体认为,美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多余资金倾入全球市场。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在内的美国官员拒不认领这一指责。(卜晓明)
(责任编辑: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