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揭秘地下融资链:民间借贷利率达历史峰值(图)

来源:甘肃日报
2011年04月08日04:30

  进入2011年,货币政策由“宽”入“紧”,而融资需求却未见降温,供需天平两端加速失衡。

  于是,游走在正规融资渠道罅隙间的民间借贷,对接了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

  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水平已达历史峰值,有的甚至高达月息15分,就是年息150%。


  地下融资链

  在缓缓升起的烟雾中,经营高利贷、担保公司及地下赌场等产业的张先生说,“我有正规的担保公司,可以通过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要是金额太大,我会把银行各个审核环节摆平。”这些贷款被借出以后,就会投入民间的高利借贷。高利贷一般为月息6分,即6%,一年的利率就是72%。

  对地下赌场的情况,张先生不愿多谈,但仍在无意中透露,银行——担保公司——高利贷——地下赌场,“是成熟的高利贷资金链条之一”。

  “这种高利贷资金有一些流向了赌场。”一位宁波的企业家说,利息太高了,普通的投资或者实业回报,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高利率。

  多位政府人士和学者表示,近年来高利贷行业已经有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势头,而担保公司等牌子常常成为高利贷的“合法外衣”。在温州、宁波,随处可见“提供短期资金周转服务”的广告,一些担保公司、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均以民间高息借贷作为主营业务。

  在2011年信贷收紧的大环境之下,高利贷呈现出某种兴盛局面。银行、担保公司、企业、投资公司以及个人在资金链条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不断编织着更适应形势变化的各种网络,通过这些通畅的网络来获取更多的资金。而这些资金流向的重要一环就是高利贷。

  “量价齐升”

  在温州,方培林是民间金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方培林在温州苍南钱库镇开设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方兴钱庄。2000年,方培林创办了温州方兴担保公司。2011年初的银根收紧,让方培林再一次看到了新商机。

  “最近的民间借贷利率已经非常高了,短期借款的月息6到8分,半年以上(长期)的也要3分到4分。”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期温州的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有的甚至高达月息15分。

  浙江银监局的一位处长表示,2008年银监局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当时最高的借贷年利率曾达到130%。随着2009年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4万亿元投资背景下,民间借贷的利率一度下滑,在2009年4月,最低的年利率只有15%左右。

  随着2011年初的银根收紧,民间借贷又开始“量价齐升”。

  建设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人士说,今年银行贷款的总体规模不断收紧,以前是按季度调控,或按半年调控,今年是按月调控,一个月放款额度限制很死,“说放多少只能放多少”。

  银行系统的从严信贷环境,使中小企业感到融资更难了。

  上述建行人士说,对于银行来说,目前采取的策略大都是让企业先报贷款计划,审批后等待贷款额度。贷款额度会优先照顾优质客户,“不然就会流失”,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银行就很难顾及了。

  同时,温州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也已告罄。

  华峰小额贷款公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的平均利率为17.8%,今年加息后,已经涨到了目前的18.39%。

  资金超高回报利润之下,牵引部分实业资金陆续进入到了民间借贷行列。

  一些实业企业通过成立担保公司、寄售行等形式参与民间借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的担保公司有300多家,没有浮出水面的借贷机构则有上千家。

  具体的借贷资金规模无法统计。官方曾在2008年对温州的民间金融做过调研,当时估算整体的民间金融在4500亿元,2010年大致在6000亿元左右。“温州的民间金融资金规模有8000亿元,其中借贷资金在1000亿元左右。”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

  “全民借贷”

  在温州以及台州等沿海地区,民间借贷无所不在。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个人参与民间借贷的数量比企业多。被调查的6家大型企业中有1家参与民间借贷,而中小企业则有60%左右的企业参与其中。

  记者在温州以及福建等地的调查中发现,东南沿海的全民借贷与全民投资密不可分。

  “我一个短消息就能募集到需要的资金。”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董事长黄伟建说,目前在服务中心聚集的资金达150亿元,只要有项目,这些资金招之即来。

  在福建的长乐、福清等侨乡,投资潮热了乡村,几乎各地的小钢铁厂都有长乐人的身影,而福清人则更多地活跃在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领域。

  长乐市发改局的人士告诉记者,长乐人投资的小钢铁厂规模不断扩大,从早期的几千万到现在的几亿元。长乐人一般采取家庭式融资方式,一个人跑到项目,可以将家族几代人带动起来,又通过亲戚关系带动几十甚至上百户参与。“一有项目,即使明天要签约,今晚筹钱都来得及”。

  “集团化经营”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温州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五种形式:

  一是亲朋好友间借贷,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创办之初,特点是规模小、金额小、利率适中,带有普遍性;二是“成会”,由创业急需资金者发起,也在亲朋好友之间,实行会员制,既解决了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又让筹集的资金有利息可得,有一定的增值;三是企业资金周转发生暂时困难时向私人钱庄或典当行借贷,但借贷期短,利率相对高;四是信用担保公司,按正规的业务要求,信用担保公司是不能直接进行融资的,但事实上多数担保公司都在经营直接融资业务;五是小额贷款公司。

  据他介绍,现在有了新动向。目前温州的许多担保公司已经开始集团式经营,其背后往往有大企业支持,资金来源也比较充沛,直接做到给企业放款。

  这些大规模的担保公司,往往背靠几家大型集团公司,一方面集团公司比较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将资金放到一个“池子”,谁资金紧张谁到“池子”中借款,借贷资金往往可以做到体内循环,同时“池子”也对外放贷。

  2011年银根收紧后,派生了新的资金市场。方培林告诉记者,现在出现两个新现象,一是对于那些贷款方案获批但银行没有额度的业务,担保公司介绍资金到指定银行存款,增加银行的存款基数,然后银行放贷给借款方。“这种通过先存款再贷款的状况已经很普遍。”建行杭州分行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另一个现象是,产生了一些新的资金中介。

  如在绍兴,出现了一种金字塔式的资金业务,当地的资金中介会雇佣人员到乡镇农村吸收资金,然后整体转移到提供贷款的指定银行。“资金量已经比较大,几千万规模。”方培林说,“不仅仅是绍兴,全国各地都有了。”

  “操盘者”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利贷产业链上,囊括银行、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商、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民营企业及个人,整个链条环环相扣,共同造就了活跃的民间高利贷。而隐藏在其中的操盘者,则是保证链条顺畅运行的关键一环。

  老陈是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老板,实际上是一名高利贷操盘者——帮助客户将房产抵押给银行,或是通过“消费贷款、买车、装修”等名目套出贷款。

  在高利贷链条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则是担保公司——通过担保获取银行资金,然后用于放贷,最终成为民间高利贷的积极推动者。名目众多的投资公司也是高利贷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不少更加商业化经营的高利贷者,则设立自己的投资公司,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吸纳外部资金,但从事着与经营范围完全不一样的业务,主要是利用一部分自有资金,再吸纳其他闲余资金,集中起来放贷。”宁波市宁海县一位企业主告诉记者,有一些是政府官员的家属,家里闲钱多,投出去赚利息,“比存在银行账户强”。

  对于这类“公开注册、私下运营”的投资公司,参与者多为民营企业主,“只要账上资金能够拿出来都会拿出来流动,用作中短期的放贷。这种贷款利率相对低一些,也多被认为是当地民间借贷利率的参考标”。

  “很多民营企业经营并不容易,贷款短期内也难以获得更多收益和利润,拿去放贷显然收益更高。”宁波市一位调剂商行的老板向记者透露,拿银行资金做其他投资,如股市或者楼市,或者拿去放贷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

  据记者调查,银行需要重点审核的环节即主要为贷款用途、贷款人信用资质等。若无上述中介机构及银行人士的“门路”,这些环节均难以通过。 (据《财经国家周刊》)(来源: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UN100)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