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高虎城:中国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加大对东盟投资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4月08日15:59
  新华网桂林4月8日电 (记者熊红明)4月8日在广西桂林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筹备工作会议上,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加大与东盟各国的投资。

  高虎城说,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中国政府正着手建立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逐步消除财税、金融、外汇、保险、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投资东盟提供更多便利。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2010年,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为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5.7亿美元。目前中国对东盟累计直接投资已突破100亿美元。

  东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中国企业近年来对东盟投资的迅猛势头改变了过去东盟对华投资快而中国对东盟投资相对较少的局面。仅2003年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实际年投资额从2.3亿美元增长到30亿美元。

  当前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的阶段,东盟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很好的机遇。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矿业、建筑业拓展到能源、制造业、商务服务业等领域。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会计师崔立中介绍,仅在菲律宾,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就参与实施了13个项目的建设,目前在建的菲律宾大马尼拉供水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是改善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供水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

  崔立中表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但是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投资贸易壁垒依然存在。

  事实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如设立100亿美元“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提供150亿美元信贷资金等。但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应对危机和拓展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或者不了解如何申请、使用这些资金。

  “2010年中国企业出口东盟所获关税优惠仅为应受惠货值的10%,表明我国企业利用和享受自贸区关税减免的优惠政策还比较少。”高虎城说,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给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便利,但仍有不少国内企业对自贸区规则了解不足,对申领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的热情不高,对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利用效率仍然有提高余地。

  为此,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100多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相关的宣传、培训活动,培训了大量地方商务官员和企业家。

  作者:熊红明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