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张安世墓发现完整竹笥 文物保护面临挑战(图)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11年04月11日07:41

  

昨日,专家在拆除耳室封门砖。记者 侯智 摄
昨日,专家在拆除耳室封门砖。记者 侯智 摄

M1号汉墓耳室内的文物。新华社发
M1号汉墓耳室内的文物。新华社发


    昨日,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的M1号墓,进入开启耳室的关键阶段,耳室里面有一件漆器和11组竹笥。专家称,这是陕西关中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竹笥(竹制盛器)。

  惊喜一:关中最完整汉代竹笥“露面”

  上午9时多,考古人员将耳室封门砖一块块取下。记者在现场看到,2000多年前的封门砖色泽如新,令人叹为观止。汉砖通常用黄土烧制而成可保存千年,采用干砌方式,不需泥浆。耳室大约深2.4米,宽1.3米,高1.5米。

  封门开启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部部长赵西晨“全副武装”,把头探进耳室内评估文物状态。他看见了意料之外的东西。

  前一日的内窥镜显示,耳室有排列整齐的椭圆形不明物体。现在可以确定,不明物体是11个竹笥,这是汉代一种普遍使用的竹制盛器。虽然材质已经灰化了,但是形态完整。

  “没有想到居然有竹笥,由于关中地区气候条件限制,竹笥很难保存下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坦言很惊喜,这次发现了关中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竹笥,而且里面疑有食物,有一组清晰可辨为动物骨头。

  难题:灰化竹笥如何提取

  负责文物保护的赵西晨却坦言,当他看到竹笥的时候,焦虑大于惊喜。

  尽管竹笥形状还在,但是已经完全灰化了。一口气就吹散,一摸就粉碎,到底该如何保护,如何提取?另一方面,汉代竹笥在关中地区能保存下来的非常罕见,至今还没有完全相同的提取经验。

  用什么药剂?什么方式?多长时间?如何提取?摆在考古人员面前的,是一道全新的难题。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吴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