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很讲究生活质量的上海人,没想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吃的是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做出的馒头,吃的是过期馒头,吃的是加了甜蜜素、山梨酸钾、色素的馒头。这是4月12日央视经济频道早间报道,《消费主张》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工厂现场所看到的事实。这样的馒头,按工人的说法是:“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自己做的馒头自己不吃,却以每天3万个的数量在三四百家超市出售,让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去吃。多么可怕的悲哀,馒头里流的绝不是道德的血液!
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蒸馒头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地上满是污渍,在包装馒头的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带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对退回或过期的馒头重新换上新标签再发往超市。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所加的甜蜜素、山梨酸钾、色素,全是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中没有的,加上工人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想添加多少就添加多少,其安全隐患可想而知。国家今年三令五申食品不能乱用滥用添加剂,而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却充耳不闻,顶风作案,视消费者生命安全如草芥,已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馒头做假一事,再次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的真空。据工人告知,有关部门一月来检查一次,检查的地点是在办公室看样品。而超市的检查更是流于形式,只核对数量,省略了如检查病菌等其它程序,就办交接了手续。有法可依,有制度可行,但却在工商、质监、卫生等监管部门的眼皮下,不卫生、滥用添加剂的馒头长期流入上海市场,到底责任归谁?责任还是在于监管部门,这说明执法力度不够,执法认真不够,执法细心不够,总之,责任心不够。如果检查人员能像记者一样,随时深入车间明察暗访,就不会发现不了问题,就会减少食品安全的隐患。
是奸商,就会无利不图,根本不会考虑消费者的利益。普通消费者难以辨识添加剂,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的责任,就只能依靠监管者、执法者。如果监管者疏于防范,那么受害的就是消费者。这就需要食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不能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只有监管部门的认真科学执法,加大对食品造假者的打击力度,才能够让食品造假者不敢为、不能为,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