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孩子在父母居住的城市寻找工作,娶妻生子,慢慢变老,现在是许多父母将养老地点选择在子女工作的城市
老许的打算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连续几年参加“三晋环保行”采访活动。采访团里的技术权威是省环保厅的老许,50岁出头的他,业务水平一流,说话幽默风趣,茶余饭后大家在一起拉家常,总有人时不时问他:“老许,您是哪里人?”
“我生在大同,长在运城,上学在长治,工作在太原,将来退休跟着儿子在北京。你说我是哪里人?”老许看似平铺直叙的回答,包含了大量的工作和生活信息。记者除了对他学习、生活、工作阅历的丰富由衷赞叹外,更对他将来的退休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
老许有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老大,从小在大家庭中长大,过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后来因父母工作调动转学,响应时代召唤插队,离开父母庇护在外地上学、工作、成家,经历了“所有的风云变幻”。
老许的孩子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成长经历与他大为不同,上大学前都在省城太原,“几乎没有吃过啥苦”,高考顺利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接着又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成了令人羡慕的“北京人”。
老许说,其实在哪养老都一样,他和爱人能想得开,当然“离孩子近点更好。退休后,孩子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孩子生活和工作如需照顾,他们会义不容辞地做好后勤工作,不帮孩子心里肯定说不过去。
像老许一样,独生子女在另一城市就业后,越来越多的父母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选择在子女工作的城市。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和孩子住在一起,还是分开住?老许认为,这决定于老人的身体状况、家里的经济基础、儿女的工作性质、孙辈的生活依赖、异地的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
老许的退休时间是2018年,未来几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特别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未来5年间,将集中步入“60岁”阶段,是遵循上千年来 “老不离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传统在自己的城市慢慢变老,还是把养老地点选择在子女工作的城市,成了许多老年人的两难选择。
农村的现实
与老许身居省会城市不同,家在运城市夏县水头镇59岁的王元龙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规划则是另外一个“版本”。
王元龙有3个孩子,大儿子和女儿读完大学分别在太原市和运城市就业、成家,小儿子在老家也于去年腊月结了婚。儿女们“出息”,老两口受到了村民的极大尊重,凡是红白喜事,都有他俩忙碌的身影,王元龙大多都在“礼房”帮忙。但从前年开始,王元龙成了各家红白喜事的“主事”,这一变化,是新老交替的自然顺承,更是众望所归。
问起老年生活的打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就在村里,哪儿也不去。”老两口都有过在城市生活的短暂经历,“住不惯,格格(规矩)多,没熟人”是最大的不满意。王元龙老伴说,2005年儿媳妇生孩子在太原生活了两个多月,为了用 “两个遥控器”收看电视节目,她学了半个多月都没熟练掌握,最后“说啥也不学了。孩子们不在,我就一个频道看到底”。
王元龙最不愿提及的是一次坐公交车的经历。儿子提醒他准备好零钱,可他手拿零钱上车时,发现别人都在刷卡;他到处找售票员,最后才在别人不屑的眼光下把钱放进了投币箱。在农村是“能人”,在城市却要受这种窝囊气,王元龙认为“还是农村好”。
为了解闷,王元龙老伴主动跟楼上的老太太打招呼,对方操着大同口音跟她说了半天,她一句也没听懂。听不懂说话也罢,一起在楼下晒个太阳、散散步也是个伴,没想到那老太太还抽烟,动作十分娴熟,还会吐烟圈。最后,王元龙老伴楼也不愿下了,整天在家里闷着,儿子怕时间长了对她身体不好,就把她送回了老家。
王元龙夫妇“守家、恋家”并不代表所有和他们有类似经历的老年人。在农村,除了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做“候鸟式”迁徙外,还有为了儿女们安心工作、孙子孙女平安上学做着同样付出的“银发一族”,有的还爱上了子女所在的城市。
卢春丽就是其中一位。因要照顾外孙女,55岁的她去年第一次在运城市过了一个冬天,春节期间见到记者,聊起感受满口都是赞美之词,“每个房间都有暖气,到处热乎乎的,在村里只有生炉子的那个房间暖和”“洗衣机直接放在有上下水的地方,干净又方便,在村里用洗衣机提了干净水还得一盆一盆往外倒脏水”“买件新毛衣穿着能美一个冬天,在村里穿在里面谁也看不见。”她说,“我就是喜欢城市生活,不怕别人笑话我嫌贫爱富。”
父母的心愿
去,还是不去,对老人来说是个问题;接,还是不接,对子女来说更是个难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每年有上千万人进入城市。我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目标是,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5年内力争有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这300多万农村人口中,就包括数量不在少数的为了子女安心工作而来到城市生活的“银发一族”。他们留恋侍弄了多半辈子的土地,习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而今,他们将迁往与以前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的城市。
在省城东华苑小区,居住着许多子女事业有成后,把父母接到太原生活的“银发一族”。今年75岁的崔守仁大爷对记者说:“原来在临汾市居住,三天两头和孩子通电话,感觉离得挺近。现在搬到太原和孩子住在一起了,空间距离近了,却觉得和他们离得远了。”原来无论是通电话还是过节回家,孩子都和他们有说不完的话,现在住到一起了,要说的话反而少了。
旁边的张大爷接过话头说,没话说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后,才发现很难融入到子女们的生活中,看不惯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晚上上网、看电视熬夜,白天睡懒觉不起”“衣服脏了不及时洗,等到没有干净衣服穿时才集中洗”“买菜从来不搞价,东西吃不了就扔”。
82岁的王庚辰大爷把自己的晚年选在了养老院。他对记者说,过去因为观念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去住养老院,怕街坊邻居说闲话,现在好多大城市的养老院“一床难求”。他住养老院的原因是,老伴走得早,儿女们不在身边,找个保姆不划算,有个头痛脑热上医院也不方便,而在养老院,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专家的建议
犹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考虑到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儿女性格、生活方式等因素,每个人的晚年生活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丁润萍研究员认为,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在青岛、海南、北京等地买房子去养老,这跟我省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由于向往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跟着子女去外地养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与儿女、孙辈住在一起,能享受到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但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她认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要健康允许,老年人大多都会在儿女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无条件服务”:侍候月子,照顾孙辈,整理家务;儿女们完全自立时,他们不想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压力和负担,一般又会选择做“空巢”老人,默默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丁润萍说,养老院再好,也不能代替家。人到老年,家给老人带来的安慰是任何一个养老机构都不能给予的,他们都希望与自己生活了多年的瓶瓶罐罐一起慢慢变老,就是在养老社会化机制非常成熟的国家,机构养老所占比例也仅为5%,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
随着“421家庭”的大量出现,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子女陪侍老人安度晚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丁润萍建议,现阶段迫切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让老年人不出小区 (或家)就能享受到送米送面、医疗保健、上门家政、临终关怀等服务,让他们时时感受到:儿女永远都在自己身边。
本报记者 张隽波
(编辑:李琳)
作者:张隽波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