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阳
只要有空,李昌平就要到四川省北川新县城的北川县人民法院建设工地去看一看,每次去都让他感到兴奋。4月10日,李昌平手指着工地方向对记者说:“真盼着早一天搬进去。”不仅仅是他,北川法院的其他干警也期待着那一天,而这一天离他们越来越近。
一转眼,“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3年,走在北川的新县城里,看着整齐的街道和漂亮的建筑,看着学校操场上那些快乐的孩子,地震的阴影似乎已经远离了这里。
正如李昌平对《法制日报》记者所说,受灾群众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好。
一栋新楼一种心灵的寄托
在安昌镇里,一栋再普通不过的灰色3层建筑,门口那块刻有北川法院字样的牌匾提醒着记者:这就是现在北川法院的办公地点。虽然办公条件不算好,可李昌平却很满意:“已经好多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作为北川法院的政治部主任,李昌平既是一名汶川大地震的见证者,又是一名恢复重建工作的参与者。2008年5月29日,地震后第17天,北川法院临时办公点在帐篷区挂牌;5月31日,北京建工集团援建的7间双层办公板房设施在志愿者和受灾群众帮助下卸完……从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临时办公点、地震后临时搭建的帐篷,到板房,再到现在租借的楼房,李昌平甚至记不清3年里法院搬了几次家。
“地震后我们只剩下两台车、两台电脑。现在有电脑11台、越野车3台,可以到山区乡镇去了,满足了工作需要。”李昌平说,“地震前我们的车辆、装备都没有现在这么好,电脑硬件设施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各级法院、兄弟法院对我们很关心。”
令李昌平感到骄傲的是,在去年全市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评比中,北川法院被评为先进,档案管理也评了先进。“进驻新法院审判大楼,估计要等到今年下半年了。”李昌平说,“我们大家都在盼望着那一天。”
在李昌平的眼里,这不仅仅是一栋新的建筑,更是北川法院所有干警的一种心灵寄托。
案件激增他们硬挺了过来
当大地震带来的伤痛渐渐远去,案件激增这个现实问题逐渐摆在眼前,其中很多案件是北川法院从未受理过的遗产继承、抚慰金、救助金、保险金分配、工伤死亡补助金都产生了纠纷。
记者在北川法院看到这样一组数字:2010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99件,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331件。其中受理各类民事案件766件,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45.9%。而且除了案件激增,审判工作还存在三难:送达难、开庭难、执行难。这种种难题直接考验着灾区司法人员。
尽管面对的是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和压力,但北川法院副院长李芝军坦言,北川法院是一个坚强的集体,压力可以变成一种动力。“在灾区,一个案件如果办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也正因为如此,讲求社会效果成为北川法院法官们审理案件时的一条重要原则。”
“主要思路还是调解,因为要维护灾区的稳定和谐。假如每个案子我们都判,当事人不服,就会影响安定。”李芝军这样解释。但调解并不简单,有的案子要经过五六次调解,庭前、庭审中调解,休庭时还要做面对面、背对背的工作,最后才能成功化解矛盾。大量的工作,有时压得李芝军和他的同事们“喘不过气来”,可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硬是挺了过来。
人员不足多渠道大力恢复
一场地震几乎让北川法院全军覆没:43名干警27人遇难。随着灾后审判工作的陆续展开,人员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审判力量再度告急。
该如何补充审判力量?半年前挂职到北川法院任副院长的蒋明文告诉记者,他们采用3种方式:一调二聘三招录。
2009年7月,胡大利通过招录成为北川法院的一名法官。通过连续两年在全省范围内的招录,许多像她一样的“新鲜血液”补充进了北川法院。与此同时,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组织部门同意后,北川法院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了10名审判骨干力量充实了审判队伍。灾后3年,原来43人的北川法院,经过多渠道进人,目前全院职工共有49人,总人数超过震前水平,人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素质更高。
“由于审判力量的快速恢复,北川法院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灾后异常繁重的恢复重建中心工作和审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蒋明文对记者说。
本报北川(四川)4月13日电
针对北川灾后重建面临面广、人口多等实际情况,北川法院建立健全巡回审判工作制度,通过“背篼法庭”、“流动法庭”建设,将审判场所建在田间地头、建在村民家中。图为4月8日法官在安昌镇开茂村村民冯某家的院坝中,就一起邻里纠纷进行调解。
本报记者王建军摄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