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济南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一团组织4架初教某型飞机转场飞行。一团副团长庄文波、领航股股长蒋卫军驾驶飞机起飞后的31分钟,飞行在高度800米出现发动机抖动,飞机状态难以保持。飞行员在正确处置无效的情况下,指挥员下达弃机跳伞的命令。
为了挽救战鹰,也为了保护机翼之下的村庄,两个飞行员毅然放弃跳伞,艰难地搜索合适的迫降场地。而在飞机落地瞬间,庄文波又发现在机头的右侧还有个村民,他紧急带杆,强行改变飞机落点,飞机在野外迫降成功,村民免受伤害。
险情不期而遇
庄文波和蒋卫军是飞行多年的老搭档,同是1972年出生的这两位飞行员,都是四机长机、一级飞行员,在技术方面都很为娴熟。
3月27日,9时30分,他们驾机起飞,沿着预定航线飞行,一切顺利。
9时31分,高度800米,速度220公里/小时,距离转场的机场还有30公里,这时候,后舱飞行员蒋卫军发现,发动机转速表有50转左右的摆动量,他预感到发动机可能要出故障。
蒋卫军与前舱飞行员庄文波核对发动机转速表数据。庄文波扫了一眼转速表,前舱转速表指针也在发生摆动。不好,发动机出故障了!
“飞机抖动剧烈,状态难以保持。”
9时32分,庄文波再次向指挥员报告。此时,飞行员已明显感觉到飞机在剧烈抖动,发动机发出刺耳的声响,庄文波和蒋卫军判断,发动机已出现间歇性停车,处置不当,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
时间在飞逝,果然,情况发生了,庄文波报告:“我到不了本场了,距离本场28公里,准备野外迫降。”
9时35分,发动机完全停车,飞机高度骤然下降。此时,迫降场地还没有最后确定,两名飞行员命悬一线,塔台指挥员发出口令:“如果迫降条件不具备,可以跳伞。”
千钧一发之际,他俩坚定地向指挥员报告:“选择场外迫降!”
三调机头,避开村庄和村民
庄文波和蒋卫军艰难地搜索适合迫降的场地。
从空中望去,机头右前方是山区,庄文波调整机头,向左前方飞去,又发现前方农田里耕作的人不少,不远处还有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他们又重新选择迫降点。就这样,庄文波和蒋卫军三次调转机头,避开村庄和田里干活的人们。
此时,飞机的高度还在急速降低。
9时37分,庄文波发现,飞机右侧的麦田有一块没有群众干活的平坦田地,他立即蹬舵调整航向向这片麦田落去。
10米,8米,5米……庄文波和蒋卫军全神贯注操纵飞机,准备着陆接地。就在飞机快要落地的瞬间,庄文波突然发现,在机头右侧的麦田中,一个正在干活的村民猛地站起来了。
“有人!”庄文波大吼一声,紧急带杆,向左压杆,强行改变着陆点,与此同时,又拉回防火开关;这时候,飞机几乎是贴着这个村民的头皮掠过去了,在巨大的惯性下,飞机又被拉起两三米高,前冲200多米,偏离了最佳着陆位置,造成飞机的左机翼和一根电线杆相刮,所幸,飞机野外迫降成功,两名飞行员安然无恙。
事后,庄文波回答:“保护人民群众是军人的本能;如果这个村民因为飞机迫降而伤亡,我会内疚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