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昆明一村庄117村民7成智障 救助体系需长期稳定

来源:云南网
2011年04月19日13:21

  距离昆明45公里地方有一个小牧场村,这个仅有117人的自然村落就有87名残疾人,因智障人占了大多数,周围村民渐渐忘了它的正名,直呼其为“智障村”。

  “智障村”里的穷村民

  小牧场村并不偏僻,紧挨着铁冲村委会,离阿子营街道只有10公里左右,从大路上望过去,村里绿树环绕、农家风光旖旎。

  记者在小牧场村口见到71岁的孙住时,他正准备给儿子做饭。“因为娶了个憨媳妇,所以儿子生下来就憨,40多岁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没有一点回避,铁冲村村委会主任陆有亮说得很直白。

  一连走了几户人家,记者发现一个现象——家里都没有“铁将军”把门。“村民出门都不锁门,但从来没出过一起入室偷窃案,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陆有亮尴尬地说,前几年村委会给村民集体安了锁,但村民都不会用,没办法,又只能全拆了。

  走进74岁的陆发院家,环顾四周,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当,木桌上有两个盘子,一盘酸菜,一盘炒白菜。他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是不幸的打击接踵而至,先是老婆死了,撇下陆发院和一个女儿。几年后,外嫁的女儿又因难产客死他乡。因为伤心过度,本来就患有轻度智障的陆发院病情加剧。

  陆发院的家有两层,楼上的半面墙已经没了,风呼呼直往里灌。借着透来的光,陆有亮拉起陆发院的裤腿,只见瘦削细小的小腿上,一条条像筋一样的东西鼓着,“这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陆发院没再往下说。

  村民袁永明蹲在家门口,两眼放空地盯着前方。“他家以前的房子太差了,根本住不了人,现在的房子是政府盖的。”陆有亮说,他家四口人都是智障,两个孩子在铁冲小学上学,妻子比他病得还厉害。

  “你几岁结的婚?”记者尝试着和袁永明攀谈,“不知道。”袁永明傻傻地笑着。“病到这种程度的,不在少数。他们基本完全丧失劳动力,即使拿钱给他们,也不懂得分辨钱的多少。”陆有亮透露,“全村32户人家平均每户就有一个残疾人,最多的人家达到4个。”

  小牧场村的传说

  关于小牧场村的起源,据说还有一个故事,陆有亮介绍,明朝一位皇帝南下避难,落脚至此,当时跟随皇帝的十多个工匠修建万川寺后,当地人觉得工匠们技术不错,就分一些土地把他们挽留下来。这些工匠便在此就安家落户、娶妻生子,随着人口增加,每家每户分到的土地越来越少,而大山环绕的小牧场村四周土地已被其他村子占据,根本没有开发空间。“在农耕为主的社会,土地少就意味着贫困,自然很难讨到媳妇。村民只好娶进智障残疾人。就这样,一代传一代,残疾人慢慢增多了。”

  陆有亮回忆说,直到2002年,当上了村委会主任的陆有亮才第一次来到离家几步之遥的小牧场村,虽然对小牧场村的贫困早有耳闻,但眼前的情景还是让陆有亮大为震惊——村庄里多是泥墙土房,狂风吹来似乎摇摇欲坠,很多屋子还倒塌了一大半。走进一户村民家,屋里昏暗、狭小、潮湿,全家围着火塘,吃着青菜拌包谷面。除了锅碗瓢盆外,几个破箱子、柜子和木板床就是全部家当。

  陆有亮试着和村民们多了解一些情况,可发现很难沟通,“刚开始,还能说上几句话,可超过四五句话,村民就开始眼神涣散,说的话也听不懂了。”

  拿什么拯救他们

  几年来,铁冲村委会不断向上级反映,小牧场村的情况得到了嵩明县、盘龙区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部门多次调研走访,实地了解小牧场村困难。2003年起,政府陆续为村民建房屋、粉外墙、修公路,“以前,村民都是吃臭水潭的水,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子里一半以上的房屋都是政府出资修建的。”陆有亮介绍,村容村貌的改观不仅让村民生活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中,也“吸引”了几个正常姑娘嫁到小牧场村。

  “上级的各种救助指标,首先想到了就是给小牧场村,给的指标也是最多的,要占到70%—80%。”陆有亮说,他们还不忘给周边村民做思想工作,为小牧场村人营造一个“宽容”的外部环境。村民都是很朴实的,以前的歧视是因为不了解。村民现在已渐渐理解了小牧场村人,还会把旧衣服送给他们。

  铁冲村党总支书记李学春现在每天都要去铁冲小学,看看小牧场村的七八个智障孩子。学校本来不愿意接受他们的,但李学春一趟趟往学校跑,苦口婆心地为孩子们求情,校长终于被李学春深深感动,同意破例接受这群特殊的孩子。李学春和校长有个“约定”——只要这些孩子能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就算他们毕业。“不指望这些孩子能像正常人那样,但至少不能比他们父母差”李学春说。

  去年,小牧场村终于出了第一个高中生和技校生。

  但有件事却让李学春很失望,一位好心人在了解到小牧场村情况后,资助几个村民到昆明学习电脑,可第二天一早,几个村民就跑了回来了,“城里太吵,睡不好觉。”对此,李学春却很能理解,毕竟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对社会有一定抵触。

  救济只是临时的

  小牧场村的明天在哪里?与村民打了8年交道的李学春颇有感触:“与其他贫困人群不同,他们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在李学春看来,出去打工,对村民而言,根本不可能,不仅能从事的工种少而又少,而且很少有企业愿意雇佣他们。

  “为治理35条入滇河道之一的牧羊河,保护松华坝水源,昆明市政府从2007年起,从阿子营农民手里收租土地,1亩地690元,10年内每年每亩增加30元。但全村117名村民,只有不到90亩土地,摊下来每人只有7分地,每个村民一年只能拿到700元左右的租金,而这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李学春坦言,“目前政府和好心人士的补助、救济多为临时性的,没有长效的保障机制,我们目前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希望政府考虑将他们纳入失地农民的范畴,享受最低保障。”

  近8年来,来自政府、社会的各种帮助和扶持,试图拯救这个村庄,但为村民提供长期、稳定的救助体系也许是这条救助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昆明日报》 记者 李思娴

(责任编辑:吴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