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穿国外品牌,我穿老国货,多有个性
玩摄影的小伙儿小周,算得上一个另类。
在他的桌子上,喝水的杯子是军绿老搪瓷杯子。照相机是他吃饭的家伙,除了单位配备的佳能相机,他又自己买了一台老古董的海鸥相机。“3600元,在上海买的,不算太贵。”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现在,可能很多人不理解。
他的婚纱照,也将以另一种方式诞生在开封一座老式塔楼上。“前几天一个摄影哥们的婚纱照启发了我,那种老旧的朴素,特别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显得特别有个性。”
按常人的眼光,80后的他,却喜欢这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国货,不该是出于什么怀旧的原因。他回答得倒也坦然:“大家不是一窝蜂地喜欢什么阿迪达斯、耐克吗?我偏不!老国货便宜又耐穿,还特别有个性,为啥不穿啊!”
坚持只用
“老国货”
只为节俭
对于经历了“老国货”辉煌、沉寂、再辉煌发展过程的刘阿姨来说,她坚持使用的原因只有一个:节俭。
“我是老三届知青,我们年轻的时候,杏仁蜜、银耳珍珠霜还都是很奢侈的东西,护肤用得最多的是甘油,返城后工作挣钱了,才开始买那种小袋的珍珠霜来用,开始是因为节俭,但一直都觉得很好,所以从没关注过其他的化妆品,不想用更贵的,也不关心那些潮流的转变。”刘阿姨说,自己至今用的还是宫灯牌杏仁蜜,最近,女儿也“看上了”这个牌子,一买就是两瓶。
“说到这些老牌子的用品,我的情结比较深,结婚的时候买的缝纫机现在还在家里摆着,虽然基本没用了,但就是舍不得扔,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过惯了苦日子的我们全是依赖这些经久耐用的老东西生活。”刘阿姨说,自己每年还会把缝纫机擦拭一下,保证它还能转动,每当擦拭的时候,都会想起孩子们小的时候,过年的新衣都是用这台缝纫机做的,那种成就感和现在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刘阿姨来说,伴随老国货的“苦日子”反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快乐的回忆,“我愿意保留这种苦,使用这些东西也能找到当年的感觉。”
蜂拥而至,又如烟消散。这样瞬息万变并不新鲜。
此次老国货回潮,到底是真正的崛起,还是一时的流行?在与洋品牌的博弈中,老国货会不会再一次落败?
昨日的采访中,网友和专家们认为,仅靠怀旧情感支撑老国货是不够的。经过30年市场经济洗礼,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理性的现在,在老国货中注入时尚元素,增加新的营销网络渠道,这才是最重要的。
河南商报记者焦素芳纪宇
追溯
找寻那些老国货消失的轨迹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写道:任何一段历史,回过头来看,都是有迹可循的。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或者我们的父辈曾经无比钟爱的老国货,是什么时候一点一点淡出我们视野的?
老国货的辉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顶峰,曾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文化。1984年许海峰参加奥运会为中国拿下第一枚奥运金牌时,穿的就是著名的梅花牌运动服。而1981年到1986年间取得五连冠的女排姑娘们,训练和参加比赛时的全套装备,也是著名的老国货梅花牌和回力牌。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各种合资、外资的品牌排山倒海般涌了进来。化妆品要用飘柔、潘婷、海飞丝才够档次,运动鞋要穿阿迪达斯、耐克才更时髦,骑车要骑捷安特、阿米尼,穿衣要穿梦特娇、金利来……跟老国货相比,国际大牌们的产品种类确实丰富,包装确实精美,再加上炫目的广告、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神秘的“高科技”成分,国人被眼花缭乱的洋品牌轻松俘获。
冲击之下,便宜的老国货无人问津,甚至很多国产货不得不改头换面,要起个拗口的洋名字来吸引眼球。
样本
老国货的新商机被看好并实践
在郑州古玩城的一家“墨斗收藏博物馆”当中,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馆主乔崇宏也是一位老国货的爱好者。
除了收藏之外,乔崇宏也因为看到了老国货的商机,同时进行销售,“主要是一些我们喜欢并且记忆深刻的老物件,因为那时候的产品质量大都非常过硬,并且是手工制造,一件物品用很多年是常事,加上现在的国货回归潮流,这类物品常常吸引爱好者找上门来。”
在这家店面里,一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老式二手搪瓷缸的价格是200元,正因为不是新品,才增加了收藏的意味,还有小时候用的铅笔盒、收录机以及老式镜框等,顾客常常是奔着“怀旧”的情节而来。
在不少旅游区,你也可能看到一间“熊猫店”,老式吊扇,醒目标语,老式的文具、书包,全烙印着上世纪70年代的符号,但就是这样的小店却能吸引众多年轻消费者,一个军用书包的售价达到68元。
在追寻老国货新商机的店主当中,一类是搜集和收藏有明显年代特征的老东西,主要为文具和玩具,进行“二手货”的销售,另一类则是对经典进行复制,再加上新的时尚元素,变成新款商品。“真正的老东西除了少部分回收的以展示为主之外,有些积压货品也能以极便宜的价格淘到,淘到之后慢慢销售,更多的产品以经典复制为主,这样能够带动销量,维持成本。”店主介绍。
“我觉得这些东西还是有商机的,比如在郑州的光彩市场就有一家铺子专门销售80后小时候的食品,话梅、铅笔糖、酸梅粉应有尽有,我几乎每周都要去买一些当零食吃,朋友见到了还会疯抢,价格虽然比小时候翻了很多番,但买的人还是不少。”80后白领于小姐说。
网络推手加速“国货回潮”
经典国货回归潮流,一方面源于70后的怀旧情结,另一方面,80后、90后的年轻人期望在品牌泛滥时代反其道而行之的个性行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国货回潮”的强劲风暴,不少国货老牌企业策划宣传,并以网络为切入点,跻身“国货回潮”行列。
老牌国货永久自行车针对80后、90后推出“永久C”,首先选择的销售渠道是网络,在淘宝商城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在豆瓣网开设讨论小组。在它的网络旗舰店里,全新子品牌“永久C”一改往日“黑色二八大杠”傻大笨粗的沉闷形象,而用薄荷绿和天蓝来诠释着“轻快、自由、低碳、时尚、充满温情与欢乐的全新都市感受”。
中国最古老的运动品牌“回力”,上海的旗舰店开业之后,各大城市的专卖店也相继开业。重归货架的回力鞋定位为潮流人群,从设计包装到营销力求做到潮味十足。鞋底的龙形图案,主色红、黄、白、黑秉持着典型的中国元素和特色。粗格纹代替原有的细格纹,使鞋更加时尚且透气性好。甚至一批限量版的回力鞋,还有专门的红黑主色外包装,并随鞋赠送一套卡通人形玩偶。借着复古潮流在国内市场时尚转身后的回力,开始与匡威、耐克这些国际大牌同场竞技。
服装品牌美特斯·邦威也于今年正式启动“新国货”战役,选择8位在不同领域的人作为“新国货”标杆,其中包括歌手周杰伦、创意名人包益民、摩登造型师陈星如、新锐摄影师陈曼等时尚人物。
正如一句关于国货的广告语:“国货概念传承百年,而国货的每一次辉煌与落寞,都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国民精神。”现在,这种精神通过网络迅速被扩大。
沉寂无声的年代,许多老品牌由于自身经营状况不善,很少打广告,售价也比较低廉,许多都仅存在于人们小时候的记忆当中。而网友从出于好奇的购买尝试后写试用报告开始,到不断买不断写,国货借助网络的力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人们开始寻觅、购买、互相讨论,精品老国货被“网络推手”再次推上了时尚的风口浪尖。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