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药进欧盟,没门?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04月26日09:34

  失去的机会

  与外界的焦急相比,很多中国中药企业表现得非常平静。

  根据《指令》规定,生产日期在2011年4月30日之前的中成药仍可以在欧盟市场销售。“按库存量和销售额来算,至少够我们卖五年。”浙江一家医药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说,“即便有这样的禁令,我们仍可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块阵地。药企可通过东盟等地,来出口到欧盟。”

  刘张林认为,短期来看,因为中成药出口金额不大,所以《指令》的影响有限。但是,对于中药企业的海外拓展而言无疑将是非常大的打击。“如果中药在欧盟变成‘黑户’,那将是中药出口的一大倒退。”刘张林认为,这从国家战略和中国中成药的长远发展来看,《指令》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已经可以看到的损失是,在错失此次注册机会后,中药企业要想给旗下药品申请合法身份,将面临成本暴涨的困境。“一旦错过了这一机遇,中成药可能就会像化学药在欧盟的注册那样,要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和GMP生产认证,花费的金额可能高达10亿元,几乎是简易注册的100倍,时间花费也需要五年以上。”刘张林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杜伟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