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成为国家级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其机械工程学科、兽医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成为首批立项学科。 赵西东 摄 |
信息时报记者 赵西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研究生联招工作现正进行。但是,日前该学院部分教授向记者投诉,学院硕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不合理——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的教授,都必须有3万元的省部级或市厅级项目,这样的门槛对于基础研究学科来说,要求过高。对此,该学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学校已于去年申报成为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明年将单独招研究生,因此遴选导师的政策向申硕学科倾斜。
事件缘起
学院遴选硕士生导师有3条件
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开始,据悉,多年来,学院采取的是与广州某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日前记者看到该学院于3月24日下发的一份《关于我校2011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上盖有该校技术与产业处公章。通知中规定了遴选硕士生导师的3个条件:1.教授或原则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2.具有在研的省部级以上的项目(课题),或者在研的市厅级项目(课题);科研经费在3万元以上(含3万),或者在研的横向项目(课题),研究经费在5万元以上;3.在已经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往年已经联招的导师可优先考虑。
该通知中还标明了各个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名额分配表,表中共有6个学院有研究生培养名额,涉及10个学科,计划招30名研究生,其中机电学院、生命学院、环建学院共占24个名额;经管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占6个名额。
教授质疑
文理学科用同一标准不合理
该通知下发后,引起学院部分教授质疑。有教授日前向记者表示:“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经10年了,为什么今年突然要设置这个门槛?应用学科一般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基础研究学科则主要是理论研究,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如果把二者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是否公平?”
还有教授向记者反映,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教授能符合上述第二个条件的实在是太少了,在经管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符合条件的硕士生导师基本没有;上述遴选规则太偏向于应用性学科,不符合高校文理科分开管理的普遍原则。该教授说,广州的高校一般都是设有社科处管理文科,科技处管理理工科,对文理科实行差异化管理。
校方回应
向学院申硕学科侧重“很正常”
对于部分教授的投诉,日前该学院产业与科研处的廖老师向记者解释称,学院于去年已经成功申报成为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明年要单独招研究生,所以,今年重点加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联招研究生培养工作,因此对理工科有所偏重。目前学院有100多个教授,而硕士生导师指标只有二三十个,因此只能设定条件从中选拔更符合标准的导师。学院以前也有遴选硕士生导师的相关规定,只是没有形成正式文件。现在学校申硕成功,各项工作都开始正规化,可能有些教授一下子很难接受。
学院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陈宪年也表示,学院将从明年开始单独招研究生,不再采取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所以今年开始向相关申硕学科侧重“很正常”。
相关报道
有老师反映被迫拉科研经费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开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每个老师都有拉科研经费的任务。一知情人士透露,学校根据老师职称设定了考核标准,级别越高考核标准越高,一般讲师为每年5000元,教授是至少每年2万元。如果超额完成指标有奖励,如果完不成要扣罚工资,严重的甚至要辞退。该学院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指标很难完成,我去年就没完成任务,今年如果再完不成,就面临下岗。”
对此,该学院人事处处长刘军表示,上述人士反映的情况比较片面,科研经费只是对老师考核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很多方面的考核,不会只凭科研经费一项不达标就辞退老师。
学院可能为争高校排名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一所学校的科研经费越多,就说明学校的科研能力越强,学校排名就越高,因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上述做法可能是为了争高校排名。“其实拉科研经费很容易作假,找个单位汇两万元进学校的账户,然后老师通过报销的形式套现再把钱还回去就行了。”
记者看到,该学院科技与产业处的宣传栏张贴着“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当年科研经费排名表”,该学院当年科研经费为4784.1万元,位居广东省高校科研经费排名第11位,仅次于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
“教授工作应以科研为主”
另外,该学院有教授向记者表示,教授应该以科研工作为主,如果学校让他们去拉赞助找项目,势必会浪费很多时间,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据介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庭大曾提出“要让科研骨干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上”。王庭大先后在全国4个领域的11家科研院所374位研究员中,对其直接从事科研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科研骨干直接从事科研时间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有16.5%,占二分之一时间的有44.1%,其他时间大部分用在项目申请、评审考核、申报评奖等活动上;有90.6%的研究员认为主要是用在争取项目上。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双休日和每天的晚上加班搞科研,其中每周加班超过16小时的人员占一半以上。王庭大建议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以成果和贡献为依据的科研评价制度,减少频繁的评比奖励和科研骨干过多的兼职,把广大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繁琐的考评等事务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