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云南宜良圈地上千亩建人工湖 涉嫌“以租代征”

来源:新京报
2011年05月04日02:31
规划图上,“千亩人工湖”周边将建高层建筑、别墅和漂亮的绿化景观。新华社发
规划图上,“千亩人工湖”周边将建高层建筑、别墅和漂亮的绿化景观。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近日,云南宜良“租用千亩农用地建造人工湖”事件备受关注。部分群众认为,以改善环境之名,低价强租村民承包地,日后便于房地产开发,这是典型的“以租代征”。当地政府部门说,这是个建设生态湿地的公益性项目,未改变土地性质。

  部分群众称失地失业

  云南宜良“千亩人工湖”施工地点,大片土地已被挖开,中间有几个水坑,大小不一,一些工人正在施工。

  记者了解到,项目全称为“南盘江宜良城区段水环境治理人工湿地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县规划委员会审定。项目采取租地方式,一亩地租金1800元,期限18年,每五年租金递增10%。当地政府提出,项目开发目的一是治理南盘江污染,二是解决部分村民增收问题。

  据群众反映,这个项目已租了狗街镇和匡远镇几个村近600户的千余亩土地,其中龙华村的地最多。

  “一亩地每年租金才1800元,像我们家有5口人、9分多地,只分到1700多元。以前靠种洋葱每年可以净赚3000多元,现在这些都没了。”龙华村一位村民说,“我们要赡养老人、抚养上学的孩子,拿走了我们的承包地,今后该怎么生活?18年租地期限满后,我们又该怎么办?”

  同时,部分村民反映,政府租地没有召开村民大会。“刚开始很多人不知道,等知道时承包地都被挖开了,村干部只通知我们领租金。”

  当地官员称推动城市化

  宜良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岳平说,这个项目,选址在城市建设拓展区范围内,土地性质是一般农用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用地方式为租用地。“不是搞房地产开发,而是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获得了昆明市农业局同意的批复。”

  记者在项目指挥部的墙壁上看到几张远景规划图:在人工湿地周边将建许多楼盘,有高层建筑也有别墅和漂亮的绿化景观,规模浩大。

  宜良县委副书记、指挥部指挥长张贵平说,在《宜良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中,将规划8平方公里的东城新区。至于千亩湖开发项目,目前一些手续正在加紧报批。

  宜良县有关领导同时表示,搞千亩湖开发,就是推动城市化,而“城市化将远远大于目前种植几分田的效益”。

  国土厅责成国土局调查

  针对群众认为补偿过低问题,龙华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平说,那是村民拿最好的收成和租给花卉公司进行经营的价格来比较的,没有多少代表性。至于部分村民说不知道租地的事,他认为“向农户进行过宣传”。

  针对为何不召开村民大会,许建平坦言农村工作不好做,各有出发点,如果一家一户做工作,那什么事都干不了。

  目前,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已责成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展开实地调查,若情况属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涉及农村土地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在农民土地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前,要仔细进行项目论证,尊重农民合法权益,严格项目报批手续,力争找到法律法规和现实情况的平衡点。--云南省农业厅农经站主任科员龚继烈

  虽然项目名义上用于水产养殖和生态湿地建设,但实际上是作为开发建设用地的配套景观实施的,且客观上将永久对田地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这些很难让人与政策禁止的“以租代征”区别开来。--云南省圣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冰

(责任编辑:UN0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