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夕阳还可以有多少种“红”?(组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5月05日03:18
扫扫地
扫扫地

修机器
修机器

卖卖货
卖卖货

剪剪头
剪剪头

  本报主任记者 孙智超

  核心提示

  老了,怎么办?

  人们往往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其实,很多空巢老人缺的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那种充实的感觉。

  所以,这些老年人需要一种“有为”的平台,也就是“社会认可”。

  目前,在沈阳,有一些老年人,在不同岗位、不同环境,凭借“自娱自乐”,开创另外一片广阔空间不仅欢愉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感动了社会。

  杨阿姨 当起快乐的社区志愿者

  家有一老,好有一宝。许多老年人拥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卓绝的人生阅历,在很多领域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一退休就全丢了,未免可惜。沈河区大西街道迎新社区的志愿者杨淑媛,就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全社区2700多户居民服务。

  杨阿姨2001年内退之后,在迎新社区做了多年的社区书记,积累了大量的社区工作经验,对涉及社区各项工作的政策法规均谙熟在胸。2008年,杨阿姨正式退休。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内有一位孤老董老太太,因房产被盗卖而丧失了户口和身份,万般无奈的她只好向社区求助。杨阿姨在任时多方努力没有结果,退休后依然不停奔走,最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让董大娘放了心。

  在迎新社区,全体居民都知道杨阿姨是万事通。平时杨阿姨一出门,就总会有认识不认识的居民上前咨询问题,一唠就半小时,常常耽误了她自己的事;冬天义务扫雪,在别的社区是老大难问题,这里只要杨阿姨一出场,迎新社区应者云集。在杨阿姨带动下,现在迎新社区已经拥有一批老年人志愿者,分享特长,发挥余热。

  “这么多年了,对群众特别有感情,也很想为社区做点具体工作。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嘛!”现年59岁的杨阿姨一点也不觉得这个志愿者琐碎忙碌,相反,她乐在其中,觉得生活特别充实而有意义。“有许多事,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胜任。”

  刘女士 再就业遭遇“三顾茅庐”

  有人说,杨阿姨的成功经验不可复制,那么,刘女士对待退休后的“第二职业”的积极态度,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可能很有借鉴意义。

  2009年,铁西区滑翔社区的刘女士退休了。在家待些日子,刘女士闲不住了。抱着发挥余热的想法,她应聘了一份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费收费员工作,经常遭到业主的刁难。就是这样一份“鸡肋”工作,刘女士却干出了名堂。

  第一个月,数百业主就熟识了这位朴实厚道的大姐。“刘大姐不光是个收费的,在她工作范围外,她为我们做的事太多了。”在刘女士看来,收费不单是收钱这么简单,更意味着把整个小区的业主看成一家人,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一种奇妙的关系就此形成:谁家缺个块八毛的,刘大姐给垫上;谁家孩子起湿疹了,刘大姐就敦促自己学医的老伴帮忙配药、煎好、送上门去;谁家门口有袋垃圾什么的,刘大姐下楼时经常帮忙给顺下去;甚至偶尔谁家大人下班晚,都会给刘大姐打电话求救,拜托她帮忙接下幼儿园里的宝宝。问她何必如此上心,刘女士腼腆地笑:“一抬手的功夫就暖了人心,干吗不做呢?人嘛,就在于处,处好了,啥事都好说。”

  用心才有收获。2009年底,刘女士所在的物业公司换了老板,刘女士被解聘。业主们不干了,一起去物业“请愿”挽留刘大姐。老板于是亲自上门请回刘女士,还给她的“工资”增加了300元。去年年底,类似状况又发生了。新老板又“三顾茅庐”,第三次上岗的刘女士每月又多了200元。“我不差钱,就图个乐呵,没想到大家这么认可。有了被人需要的感觉,真高兴啊。”刘阿姨笑眯眯地说。

  姚阿姨 帮女儿拓宽“网店”空间

  许多老年人对于退休之后重新“入世”心存疑虑。“现在都用电脑,我啥也不会,眼睛也花了,就别跟着凑热闹了吧。”然而,有一些老年人却不这么想,通过帮助女儿经营网店而成为淘宝沈阳地区金牌店主的姚阿姨,就通过亲身经历,破除了“老年人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思维定势。

  家住北陵西门对面黄山路内一小区的姚阿姨,退休前是一家企业的会计。女儿大学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在网上开了家店卖童装。姚阿姨起初只是帮忙点货、发货,但后来女儿有了可心的工作,没有精力再经营网店,姚阿姨就倍感吃力了。“因我不会鼓捣电脑,女儿就只好停业。这么好的店就这么荒废了,实在太心疼了,毕竟全家人都搭进去太多时间精力了。”一咬牙一跺脚,年过花甲的姚阿姨戴上眼镜,从用鼠标开始学习,几个月下来,最终掌握了经营网店的全部流程,还学会了跟客户在网上沟通谁也看不出店主是个老太太。

  “许多上门自己取货的年轻人看见我都特别吃惊,都觉得老太太和特时髦的网购不搭边儿。可我就要别这个劲儿,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嘛!”如今,姚阿姨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进货渠道,还有了一大批忠实客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连女儿都有点嫉妒地说,不如回家给妈妈打工。

  记者手记

  建平台,让老人远离“空巢”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许多在晚年焕发更夺目光彩的老人。比如78岁的傅常君老人,多年义务投身文明宣传活动,光荣当选沈阳市文明出行好市民标兵;比如79岁的胡玉林老人,自60岁开始白手创业,从卖钉子开始,十年间赚出来数百万家产,儿子们都在五金生意中发财……这些老人从事的行业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凭借坚韧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攀登上人生另一个高峰。

  沈阳市有122万名老年人,其中不乏各个领域的能人、高手。在年轻人就业率低迷的现实社会中,这些老年人的继续就业需求往往被忽略。但,记者也发现,许多老人存在着担忧:老了老了的还在社会上扑腾,别人会不会以为自己是个不安分的人?自己经验丰富,占着地方,会不会给年轻人带来压力,阻碍年轻人进步?外出服务社会,家庭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在这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影响下,许多社区之中设立的志愿者服务岗位也形同虚设。

  但仔细想想,这是一笔多么巨大而纯净的财富!如果政府能够积极引导,多提供一些虽无报酬或报酬微薄、却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公益性质的岗位,给部分有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既能填补老人的空虚时光、让他们远离“空巢”,又能为社会奉献余光,这对政府、社会、老人来说,实现的将是“三赢”。

  只要做得高兴,哪里都是发挥余热的平台。

  (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