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揭秘美国追杀拉登历史:911之前错失三次良机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傅小强
2011年05月10日09:51

  最高规格部队,仅为追杀一个人

  2004年10月,正当美国人忙着大选时,拉登再次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公布了一段最新的拉登录像,在录像中,拉登首次承认是他策划了“9·11”恐怖袭击案,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

  2004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下达命令,驻阿富汗中情局战地情报站与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联合成立一个专事追捕拉登的特种单位——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布什签署了一份总统行政令,授予这个司令部尚方宝剑,使它集情报搜集、直接斩杀、协调作战等大权于一身。这是美国在作战史上组建的最高规格的部队,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杀一个人。虽然拉登在近七年之后才被奥巴马下令击毙,但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却注定了拉登的命运。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是斯坦利·麦柯克里斯托尔中校,他毕业于西点军校。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前,他就以特工身份秘密潜入阿富汗,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他对追捕拉登充满信心,在6年追捕中,他好几次与拉登近在咫尺。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许就在2004年冬天。根据媒体事后的报道,由于美国部队离本·拉登的藏身地点过于接近,拉登身边的保镖已经准备枪杀他们的领袖然后集体自杀。然而,紧要关头,美国人却离开了。

  据一位埃及“基地”组织高级头目透露,“老大”(即拉登)曾说过,自己决不能被美国人生擒,如果断定拉登逃不了的可能性达到99%,部下就必须杀了拉登,然后全体自我毁灭。但最终,保镖们没有扣动扳机,因为警报忽然又解除了——美国特种兵突然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为了杀死本·拉登,几乎所有办法都用上了。无人机投弹对本·拉登可能藏身的山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轰炸,甚至连刚刚研究出来的导弹都被用于定点打击本·拉登的藏身之处。每一次本·拉登发布自己的视频,地质学家就会忙着研究视频中岩石的构成,鸟类学家则试图通过视频里传来的鸟叫声找到一星半点的线索。

  本·拉登疲于奔命,美国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多年来耗资巨大的军费开支不算,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自2001年起仅美国政府为“线人”发放的赏金就已高达7000万美元!

  最后的剿杀

  奥巴马上台后,随着他宣布从伊拉克撤兵,并出台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美国的反恐重点重新回归阿富汗,美国把巴基斯坦境内列为追捕拉登的重点。正是这种战略调整,奠定了击毙拉登的基础。

  为找到有关拉登的藏身线索,美国可谓费尽心机,花了大量精力从过去几年的大量情报,包括巴基斯坦提供的线索和关塔那摩囚犯审讯纪录中研判分析。正是被关在关塔那摩的两位重要囚犯——策划“9·11”事件的主犯之一“哈利德·谢赫·默罕默德”和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利比”提供的重要情报,让中情局终于有了线索。他们都提到拉登身边的同一位信使。而所谓信使,其实就是拉登和基地组织高层之间沟通的传话人。

  虽然他们提供的信使名字是假名,但随着中情局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信使的姓终于被查到。而这时,美国负责监听电话、网络的国家安全局出场,他们终于得到了信使的真实名字。但是信使非常小心,很难追踪到行踪。2010年7月,为中情局工作的巴基斯坦间谍在白沙瓦市的闹市跟踪一辆铃木汽车,最终这辆汽车来到了距离伊斯兰堡60公里的阿伯塔巴德地区的一个院落。引起美方情报人员警觉的是,这个院落建筑的造价高达100万美元,但登记的屋主却是阿富汗人。

  2010年8月,美国情报部门历经数年的艰苦工作之后,终于再次获悉拉登的线索。为免打草惊蛇,特工们不敢采用常规监视手段。2010年9月,一个仅有奥巴马、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盖茨和中情局局长帕内特等少数人参加的秘密会议在白宫进行,会上帕内特向奥巴马汇报了可能找到了拉登藏身之所,但是还无法确认拉登就住在里面。很快,中情局、负责卫星图像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和负责监听的国家安全局一起组成了特别团队。

  和之前流传的说法——没有任何的现代通讯设备以及焚烧垃圾泄露了拉登行踪——不同,正是由于这栋房子里的人小心翼翼生活,使得特工团队很难确定拉登到底住不住在里面。负责监听的国家安全局毫无用武之地,中情局的特工连翻垃圾找线索都别想,而常规的监视手段,又很容易被发觉,会再一次让拉登跑掉。唯有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还能提供一下细节比较清楚的卫星图,用来知道房子里的人过着怎样的“平常生活”。

  在去年12月,帕内特成功地说服国会议员,获得了数千万美元对这栋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情报搜集。一队特工小组秘密潜入阿伯塔巴德,在拉登住宅附近租了一套民房,严密观察拉登住宅内的动静。这些特工用长焦望远镜和红外成像设备,仔细观察这所住宅及进出这里的人。特工们还用尖端的窃听设备,捕捉从这栋建筑里传出来的声音,并监听进出这栋建筑的手机信号。

  天上的美国间谍卫星,也一直“紧盯”这里,搜索这栋建筑是否有地下通道。有趣的是,美国全国反恐中心曾经向帕内特提供过38个方案,以便了解里面到底住着什么人,但是可行的很少。而这个房子里,住着三家人——信使一家、信使的兄弟一家,另外神秘的一家人从未露面和外出。

  长达10个月的现场监控和情报搜集,为突袭行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美国媒体援引一名美方官员的话说,这些特工的任务就是找到拉登的住所,并监控它。“情报工作完成得很完美,剩下的就是由军人来完成最后目标。”

  直到行动前,中情局都无法百分百确定里面的人就是拉登。因此,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美国发动远程空袭,但这却可能毁掉拉登潜伏的证据。

  最终,奥巴马决定,采取特种部队突袭。应该说,奥巴马下这样的命令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毕竟一个特种小分队深入险地,有遭受重大伤亡,乃至全军覆没的危险。当年美军在伊朗就遭遇过类似的危机。

  从3月份开始,一个实体的建筑模型就在阿富汗建成,以充分演练袭击的成效。2011年5月1日凌晨1时左右,奥巴马正式下令行动。大约24名美军特种部队官兵(“海豹突击队”)在得到奥巴马下达的“击毙拉登”命令后,乘美国最先进的隐形直升机从阿富汗一空军基地起飞,突袭后者藏身地。

  这次袭击中,特别行动人员用直升机绳降展开袭击。4架直升机参与行动,其中一架美军直升机因“机械故障”无法起飞,为避免其先进技术落入他手,行动队员将其摧毁。

  约40分钟后,战斗结束。按照美国的说法,拉登被“美国子弹”击毙,其尸体被特别行动小队带走,并随后被空运至停泊在阿拉伯海的美国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然后即被抛入大海“实施海葬”。除拉登丧生外,另有3名男子和一名女子丧生,一名男子据信是拉登的儿子,另两名男子为其随从。

  美国追杀拉登的漫漫长路,终于在一片血腥中划上句号。而这次追杀遗留下来的诸多疑问和后遗症,还有待时间来证实和解决。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杜伟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